佛弟子文库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大安法师  2015/01/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如经典常常讲到我们对经典怎么熟悉,读诵、书写、礼拜、念佛、求佛的加持,这样老实。我们读五经一论,你不能说我已经读了一遍了,或者我已经读了十遍了,你读十遍八遍就够吗?净土五经的境界那是太超越了,太清净了,太不可思议了,我们读了很多遍都是无动于衷的,真的是入不进去的。因为它全体不是分别的境界,不是心意识的境界,我们用心意识去读,读多少遍觉得还是很陌生。

包括大家看祖师的著作,或者看《净土十要》,你看几遍了之后,隔段时间再去看,你整个感觉到还是第一遍看。我有这个体会,原来搞《净土十要》,我都搞了多少遍了,隔段时间看,又觉得太陌生了。就觉得自己烦恼很重,陌生啊!所以要把这个陌生变成熟悉,要作钝功夫啊!要把它变成如数家珍啊!要沦肌浹髓啊,不仅要入到脑袋里面,还要入到心里去,还要入到神里去,要入到骨髓里去,你要达到这个程度,佛的知见才慢慢地在我们的内心升华出来。

那钝功夫怎么做呢?你就天天要读诵,读诵的时候不要加思惟,你就念清楚,听清楚。你要去抄经,抄若干遍,净土五经你去抄吧!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净土五经你去拜,一字一字拜,拜个三遍五遍,净土五经拜三遍也就十万个头了,这就算加行了。然后再好好念佛,每天念一万、三万佛号,在这里不断地反复,不断地反复。如同一个硬木板,就在一个孔上去钻。

现在很多情况是,面对一块木板,在这里钻不通,就换个地方钻,钻来钻去。好像学佛法,宗门教下他都能谈点名相概念,有时候似乎还谈得头头是道,但是他都没有通,没有通就起不到作用。花拳绣腿,在一知半解的人面前,可以炫耀一下,真正在生死面前、烦恼面前是起不到作用的。上战场面对真正的敌人,是要做败兵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滴水石穿。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如经典常常讲到我们对经典怎么熟悉,读诵、书写、礼拜、念佛、求佛的加持,这样老实。我们读五经一论,你不能说我已经读了一遍了,或者我已经读了十遍了,你读十遍八遍就够吗?净土五经的境界那是太超越了,太清净了,太不可思议了,我们读了很多遍都是无动于衷的,真的是入不进去的。因为它全体不是分别的境界,不是心意识的境界,我们用心意识去读,读多少遍觉得还是很陌生。包括大家看祖师的著作,或者看《净土十要》,你看几遍了之后,隔段时间再去看,你整个感觉到还是第一遍看。

我有这个体会,原来搞《净土十要》,我都搞了多少遍了,隔段时间看,又觉得太陌生了。就觉得自己烦恼很重,陌生啊!所以要把这个陌生变成熟悉,要作钝功夫啊!要把它变成如数家珍啊!要沦肌浹髓啊,不仅要入到脑袋里面,还要入到心里去,还要入到神里去,要入到骨髓里去,你要达到这个程度,佛的知见才慢慢地在我们的内心升华出来。

那钝功夫怎么做呢?你就天天要读诵,读诵的时候不要加思惟,你就念清楚,听清楚。你要去抄经,抄若干遍,净土五经你去抄吧!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净土五经你去拜,一字一字拜,拜个三遍五遍,净土五经拜三遍也就十万个头了,这就算加行了。然后再好好念佛,每天念一万、三万佛号,在这里不断地反复,不断地反复。如同一个硬木板,就在一个孔上去钻。

现在很多情况是,面对一块木板,在这里钻不通,就换个地方钻,钻来钻去。好像学佛法,宗门教下他都能谈点名相概念,有时候似乎还谈得头头是道,但是他都没有通,没有通就起不到作用。花拳绣腿,在一知半解的人面前,可以炫耀一下,真正在生死面前、烦恼面前是起不到作用的。上战场面对真正的敌人,是要做败兵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恒,滴水石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地狱众生尚能拯救,何况人道众生

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

要达到清净心和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吗

问: 弟子念佛老是会出现念头不专一,心不清净,是很难...

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

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念佛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一定要念佛。这一观念是不...

宋代高僧遵式法师

几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讲到说他的弘化事业,能够教化...

念佛是愚人所为吗

【原文】 或问:妙喜云愚人终日掐数珠求净业,念佛果愚...

念佛妄念纷飞,这种状态是不是难以往生

问: 顶礼法师,印光大师在与陈锡周书一文中提到,以散...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

烦恼中有佛性

这是十缘发心的第七项了尊重己灵。 这个己灵就是我们现...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

【佛教词典】二百五十戒

比丘的具足戒。分八段,即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

【佛教词典】行愿

(术语)身之行与心之愿。此二相资而成大事。青龙疏下...

往生后发愿回娑婆世界,会不会又再堕落

问: 请问信愿念佛人往生后,发愿尽未来劫,仗佛愿力普...

用清净心创造洁净土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

身病心不病

佛陀在拔只国尸牧摩罗山鬼林的鹿园弘法时,一位名为那...

单提一声佛号

大家来打佛七,事先一定有所准备。七天之中,一切放下...

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

太虚大师:佛法原理与做人

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

【推荐】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 本人...

弘一大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

弘一大师:净宗问辨

古德撰述,每设问答,遣除惑疑,翼赞净土,厥功伟矣。...

时时存着一颗善良与慈悲的心

早斋时,僧值师表堂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男子在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