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读诵《阿弥陀经》的功德

大安法师  2016/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读诵《阿弥陀经》的功德

实际上这部经典却是具足华严的十玄门,那些有眼光的这些注经家也都认为这部《阿弥陀经》就是略写的《华严经》。那么《华严经》是甚深广阔的法门,所以他在,为什么这个广的东西用《阿弥陀经》这一千多字来加以宣说?这就是广法作略法说。这是二乘菩萨,等觉菩萨的智慧,都不能测的一个智慧的法门。但是他能够从事相上展开,让我们业力凡夫也能够加以分享,这就是深法作浅法的一个善巧方便。

这部经典是义理非常深广,蕅益大师有一个判释说这部经,它是《华严经》……,《华严经》是众经之王,一切经是他的眷属。但这部《阿弥陀经》是具足着《华严》的奥藏,奥妙的宝藏。《法华》成为成佛的纯圆的妙法,《法华经》它的秘髓,成佛的秘髓都在这部《阿弥陀经》里面。

一切诸心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心要义理境界,也在这个《阿弥陀经》里面。一切菩萨的六度万行的指南针也在这部《阿弥陀经》里面。所以这样,就把这部经完全把它摆在一个“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都在这部经里面含摄。这种推崇这部经就已经是比前面的注经家又是登峰造极了,所以印光大师赞叹蕅益大师注经这部《阿弥陀经》,他的那种定论就是古佛再来也不能超过这个,所以这种赞叹这部经典的这种殊胜就等于是佛的赞叹。

正因为这部经,你看从五重玄义来看它都是非常殊胜。

自古以来,这部经典的这种读诵受持,他的功德也很大。在《净土圣贤录》都有很多的记载,这里就给大家讲两个公案。就是读诵这部经典的重要性,在梁武帝的时候,有一位道珍法师他就住在庐山。住在庐山他就仰慕慧远大师、莲社念佛的风范,就有愿往生之心,但是他的修学背景是涅槃宗。那个六朝时期成实宗、涅槃宗是比较风行的,他主要是搞涅槃宗的。有一天他在坐禅的时候,在禅定状态看到有一条船,很庄丽的船,带着几百人往西边走。他就问,你们船到哪去呀!那个船上说,我们去极乐世界。他一听,哎!去极乐世界,我也想去,你能不能带我去呀!搭个便船,船上人就跟他说,说法师虽然善讲《涅槃经》,但是你没有读诵《阿弥陀经》,怎么能乘得上啊!不理睬他,船又走了,乘不上。

他从定中起来,出定之后,他发心,就把《涅槃经》放下,就专门读诵《阿弥陀经》。这样读诵,读诵到两万遍的时候,就有瑞相了。他就看到了银的莲台现前,但银莲台现前他没有告诉别人。他是往生,往生的时候写了个纸条,说他读诵到两万遍的时候,有银莲台现前。他往生的前一个月大概28天的时候,他就往生的时候整个晚上他所住的寺院都是一片光明,一片光明然后是银色的莲台来接他。在山顶上有一个寺院,看到下面以为是着火了,第二天早晨从山上过来问这个寺院怎么回事?原来道珍法师往生了,往生的时候天乐盈空,异香满室,这就是读诵《阿弥陀经》的功德。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法师叫大行禅师,他原来是修普贤的忏法的。而有一天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他就顺手在大藏经里面……就是默默地祷告看看我跟哪个法门有缘,随手一拈,拈到了一部《阿弥陀经》,他就开始读诵。他读诵《阿弥陀经》的时候,读诵了二十一天,三七,他就能看到琉璃地,而且他出现琉璃地有两三次。所以当时的皇帝唐代宗,唐代宗对他很推崇,就把他请到皇宫里面,称他为常精进菩萨。他以后等第三次琉璃地现前的时候,他知道往生的时候到了,就往生了。那么通过这个例子也反映琉璃地是观经当中的第二观--观地,实际上你不需要去进行那样的一个很次第的观想,先观水,水很澄清,再转为冰,由冰再转为琉璃,这种观想。实际上你清净地念《阿弥陀经》这个经里面,由于我们的清净心里面,名号里面就有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他就自然显发琉璃地。所以为什么祖师说,你执持名号就包含着观想念佛,十六观特别是前三观依的依正庄严都在这句名号里面。

依这部经典所修行,执持名号的瑞相就更多了。像善导大师能念一句佛,就有一束光明出来,念两句佛就有两道光明。像少康大师念一声佛就有一尊佛像出来,像连环珠一样地出来。那么通过这部《阿弥陀经》来执持名号,往生瑞相以及生前的种种瑞相,这方面的例子是不胜枚举。大家有时候可以去看看,古往今来的《往生净土圣贤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问: 请问法师,蕅祖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里...

死心念佛,莫换题目

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早年是读书人,有深...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

1.生平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

净土法门,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

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普被...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放生念佛,病愈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开始信佛的。在这之前的我是一个脾气不...

净土法门唯上智与下愚不疑

有世智辩聪,心意识很发达,逻辑思维是很发达,包括通...

念一声「阿弥陀佛」能获得了什么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佛教词典】匮

【匮】 p1296 瑜伽八卷六页云:能令受用无有厌足,故名...

【佛教词典】法空观

(术语)二空观之一。观见色心等之诸法,由因缘而生无...

没有人能带着妄想往生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

道场在哪里?就在一念清净自性中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

天须菩提比丘的悟道因缘

佛陀的五百位释迦族弟子中,有两位比丘同名为须菩提:...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佛曰:忧生于执著,患生于执著。 凡无执著心,亦无所...

三种方法可以检验益友

《过去现在因果经》: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

慧律法师《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观世音菩萨》

有一个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烦恼,她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念了...

自从学佛后跟人格格不入....

一个居士说:自从学佛后,似乎跟人处处格格不入了,因...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

李炳南老居士:契道之法

深信因果、多修阴德 时下之人,最大毛病在于不信因果...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

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

问: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