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大安法师  2018/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矣。《印祖文钞 - 与徐福贤女士书》

修净土法门的人,断断不可以求来生的福报,来生的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为什么指出这一点?实际上印祖谈这一点是在那个时代,包括现在的很多念佛行人不明白道理,他就自然的会有求人天福报,以及下辈子出家为僧的心。一定要截断啊!不能有这个心。

如果有一丝一毫求来生的心,你就没有真信切愿了,对于一个念佛行人来说是没有来生的,就是这一生的。他临命终时文成印坏,西方净土的文显现出来,娑婆世界这个业报身的印坏了,当下、立马,同时就在莲胎里面。莲胎就是我们诞生的玄妙宫殿,转凡成圣的宫殿,九品莲花为父母,不再求其他的父母。所以这个法门是一生成佛的法门,我们是活着去的,是不需要经过中阴身的。

很多念佛人常常会看中阴身的书,就觉得很玄妙,第一天怎么样、第二天怎么样,他就会去了解很多,有时还会提问题:“我们念佛行人,是不是很要了解中阴身的过程哪?以及中阴身如何救度啊?”我们面对这个问题只能告诉他,你作为一个知识,生命的一个知识现象,你去了解一下是可以,但是你得要明白一桩事情,念佛行人是不经过中阴身的,是不经过从这一生到那一生的中介环节的。

所以,有求来生的心,就跟阿弥陀佛的大愿隔开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核心内涵,就是接引我们当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要我们滑到中阴身,更不需要我们还有下一生的生命的载体。

阿弥陀佛是慈悲之极啊!用“十念皆生我国愿”来摄受一切众生,用“临终接引愿”来安稳、稳妥地让众生能够安全地到达。

所以我们一定要听佛的话,我们的发愿一定要跟阿弥陀佛的愿相应,不能背道而驰。佛发愿叫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不能说“我要发大菩提心,我要生生世世在这个世界度众生,我要建立人间净土。”你说得高妙,但你跟阿弥陀佛的愿抬杠啊!“要转娑婆秽土为净土”,你说得这么好,你能做得到吗?这些都是我们要看明白的,不要去听那些口号,听得热血沸腾。

如果跟阿弥陀佛摄受众生往生净土的愿有间隔,你就跟阿弥陀佛不能感应道交。

我们常常说“感应道交”这个词,怎么理解这四个字?净土法门的本质内涵就体现在感应道交四个字。其他的法门是要讲以断惑证真,修因证果,信解行证,这样的一个次第过程。然而净土法门虽然也含摄这些内容,但核心的是感应道交。

感是从我们众生这一面来说,能感之机,我们怎么感?就是信愿持名为能感。应是佛那一边,阿弥陀佛已经发了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已经成就了,已经在法界里面形成了一个大的愿力场了,就好像洪钟待扣,这个钟已经做好了,你只要一扣,马上就会响,大扣大响、小扣小响、不扣就不响。所以,这个所应的力量已经成就,当我们能感,马上这个应就当下现前。道交,道从哪里?这个道就是阿弥陀佛的愿的本体和我们能感的这个心体,是平等不二的,这叫清净道、平等道、心佛众生等无差别之道。就在这个深层次上平等的理体当中,我们众生求往生的感和阿弥陀佛摄受众生慈悲的因,就交融在一起了,这叫感应道交。

你能做到感应道交,当我们感通上了,阿弥陀佛全体的愿力在我们这个业障深重的凡夫身上凝聚起来了,展示出来了,我们的业力算得了什么呀?业力虽然沉重,但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太伟大了,我们的业力像一块大石头,这块大石头你自己放在水里当然它沉下去,但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船比航空母舰还航空母舰哪,你放在一个航空母舰上怕什么呀!你这块石头,当下就能蒙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光明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在你临命终时一来马上会放光,放光让这个念佛行人身心安泰,让这个众生能够正念分明,能往生啊!

这是说实在话,我在我老母亲往生这个事情上,我进一步来认知到了这一点。我老母亲从个人修行,她也不是大乘根基,念佛应该说她也是散乱心,然而临命终时为什么能这么安详?而且荼毘以后能够烧出那么多五色的舍利花,这没有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的加持是不可能的,靠自力修行她达不到这样的一个水平。所以我的老母亲临命终时安详往生,头顶发热、身体柔软,以及荼毘有那么多的舍利花,这都是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的一个例证啊!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的一个例证哪!

这是我们亲自经历的过程。

所以,往生净土这个不可说、不可思议的法门,注意不可思议,净土法门总是讲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这在告诉我们,我们千万不要以凡夫的知见情执来思维净土法门,它是不可思的,就是超越我们凡夫的思维的。我们凡夫思维都是用第六意识,分别、分析、概括、演绎,这些你都没有办法去考虑。也不可议,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概念是非常贫乏的。我们所能描述、所能交流的是我们这个四维时空态里面众生感受业力的一个语言文字,你对一个超然的净土境界,是没办法进行描述的,不可议的。

这个地球上芸芸众生,人数几十亿,有几个能听闻净土法门的,听闻到了有几个能相信的,相信之后有几个能真实发愿的,真实发愿之后,有几个是真修实干的,真修实干里面有几个能够尽形寿坚持下去的,那真的不多啊!层层淘汰不是很多啊!但如果你经得起这样的层层淘汰,那也真的是万修万人去,真实不虚的。

所以,我们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你真信切愿持名,确实是万修万人去的,可不要去相信那个所谓的万修一二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智慧与福报

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也可能会带...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推荐】如何快速有效的积累功德资粮

凡夫众生从初发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来说,要经...

大安法师:换个莲华化生的身体

我们确实要厌离这个身体啊,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我们...

【推荐】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我等现今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复幸得闻如是微妙净土念...

慈舟老法师:念佛即是说法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念一声阿弥陀佛...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

念佛为何越念杂念越纷飞

问: 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

四十八大愿——(第8愿)皆得知他心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

【佛教词典】起止处

(杂语)粪处也。即便所。象器笺二曰:起止处者,正屙...

【佛教词典】无着无碍

【无着无碍】 p1065 杂集论十四卷十页云:阿罗汉比丘、...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

恭敬得延寿

佛陀时代,有位长者的儿子年纪大约五、六岁,占相师为...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

【推荐】鱼的真相:不是用来吃的

与我们所认为的恰恰相反,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保...

六妙法门要怎么修

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气,出息就是呼...

释迦如来成道日 各寺院熬施腊八粥

杭州灵隐寺:腊八节施粥20万份 1月22日(农历腊月初八...

我可以永远不去净土吗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

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有慈悲心

佛陀在憍萨罗国给孤独园说法时,有一天带领弟子出去托...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

猴子在佛法中的故事

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借...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