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净界法师  2025/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终的正念操作!临终的正念有两种,一种是事修所成就的临终正念,一种是理观所成就的临终正念。事修的正念我们没有几个人可以达到的,那你是念到念佛三昧。

诸位,我们讲往生,其实往生前面要多两个字,叫带业往生。业不带走你怎么往生呢?你生死业那么重,怎么往生?你肯定要把业给调伏了,生死业要调伏,要把第八识给调伏下来,这个异熟功能调伏下来,那你肯定要成就念佛三昧。所以事修的正念没有几个达得到的。我讲实在话:我们凡夫唯一的希望就是理观的正念。

什么叫理观的正念?印光大师讲一句话很重要,他说:心常觉照,不随妄转。我们先看结果,结果就是不随妄转。不随妄转什么意思?表示你临终的时候有妄想,只是你不随它转。

诸位想想看,你平常一天到晚打妄想,妄想当中还带有执着,那你怎么可能临命终不打妄想呢,怎么可能呢?你学唯识就知道,这个等流性,你不可能平常白天晚上睡觉都打妄想,到了临命终突然不打妄想,这怎么可能,不可能。

那这样子怎么叫临终的正念呢?就是打妄想的时候,那个妄想不会干扰到你。这就是临终的正念——不随妄转。那你怎么做到呢?心常觉照。就是你在临终的时候你的心忆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妄想是我自己捏造的,是我唯心所现的一个假名假相假用而已,我不随妄转。是我过去生,生生世世唯心所具,唯心所造,唯心所现的一个影像。所以正念现前是观照智慧现前。

诸位,到现在如果说,你临命终完全靠一句佛号,要跟无始劫的妄想对峙,那你肯定失败。诸位,你想想看,为什么事修很难?一般人很难成就正念,按照祖师的说法,就是你奢望你一天念两个小时的佛号,要跟你无始劫所打的妄想,跟它拼搏,就这个意思。

你一天打二十二个小时的妄想,连晚上都打妄想,然后从诸法因缘生的角度,你用两个小时佛号的念佛的力量,要跟二十二个小时的妄想力量对峙,如果从因缘生的话,大家平起平坐。你认为有可能往生吗?

但是,如果你把真如理观加上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本来就不存在的。哦,这就不一样了,你启动你真如的力量在加持你,你启动你内在的自性清净心,你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看妄想,那是唯心所现,如梦如幻。我不管无始劫打了多少妄想,重点是你——达妄本空。

所以诸位,我们能够达到临终的正念只有一种情况,叫做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不是没有妄想,是不随妄转,就这种情况。你如果不修理观那表示什么意思,诸位知道吗?表示你要用你今生的佛号,跟你无始劫的妄想挑战,就这个意思,你怎么是它的对手呢?也就是说诸位,临命终的时候不是马上提佛号,是先调整心态。先把自己的一念心识调到一念心性,再提起佛号,因为这个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地方。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

我们的色身从何而来

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光明彻照十方愿

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

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

【佛教词典】绀蒲国

(地名)华严经所言之甘菩遮国。...

【佛教词典】四不可说

(术语)涅槃经二十一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

对动物慈悲

古时候的印度,人民拜他们的神时,一般都杀动物当做祭...

五件不可得之事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

修行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莲宗与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种特质

释尊一代时教,五时说法,由悲智心随宜开演的无量法门...

地藏菩萨的化身百千万亿

第二品是地藏菩萨在各个世界所有化身,前头是说所教者...

圣严法师《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自我成长固然重要,也是无止尽的,但自我成长是否就是...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

《坛经》中的顿与渐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