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圣严法师  2016/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还说到另外的方便法门,就是临终十念。《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愿文甚至说,只要有众生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而《法华经》也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而且不管是称哪一尊佛,都必定成佛。所以,临命终时能够自己念佛当然很好,如果不能,只要有人告诉他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只要他听到了阿弥陀佛的佛号,也一定可以往生。

此外,虽然根据《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可是在《观无量寿经》里又说,就是十恶、五逆,只要称名念佛,只要愿意在生前学佛、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开得好大,各种根器的人都能去,只是开悟或是见佛的迟早而已。

只要能到极乐世界,将来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转,但是最好在临命终时能心没有颠倒。所谓颠倒是四颠倒,即常、乐、我、净;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具体来说,就是对于财产、儿女、眷属、名利、事业等,种种所拥有的东西会舍不得、放不下。尤其是临终时,更是难舍,所以有人会死不瞑目。死不瞑目是因为不甘愿,这些东西都是自己一生的心血,但人一死,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有人觉得「好死不如歹活」,活着,至少东西还是自己的。

人们舍不得的事情太多了,舍不得三妻四妾,舍不得儿孙满堂,舍不得金钱财富,这就是颠倒。有的人临死时,还把支票簿或图章抓得紧紧的,舍不得给儿孙,舍不得给亲戚、朋友,又非给不可,十分痛苦。所以,临命终时一定要专心一意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念佛,要一向专念念阿弥陀佛,愿阿弥陀佛来接引,否则会舍不得走。

有些人,生前没有做布施、没有修功德,也没有持戒、供养,也没有替他人或自己做好事,即使做了,也没有尽心尽力,只是敷衍了事,这种人临命终时,可能不会想念佛,也想不到要念佛,因为念佛等于要死了,他舍不得把拥有的东西放下。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病得非常重,劝他念阿弥陀佛,但是他们不愿意念,说:「我不要念阿弥陀佛,我要念药师佛,我要消灾延寿,我不要到西方去。我不想死,我想活!」这真是颠倒。

寿命有一定的限度,轮到要死的时候就是要死,不是死的时候,你想死也死不了。念阿弥陀佛比药师佛还好,阿弥陀佛是无量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是无量的,为什么舍不得?这是颠倒。 。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

念佛生不起信心该怎么办

问: 以前也知道念佛,但却不知道这句名号的来龙去脉...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为何专说极乐世界?因为这个法门殊胜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圣严法师《体验》

你没有真正去体验自己的生命,也没有真的想要体验属于...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

圣严法师《否极泰来》

一般人只知道无常是损坏、消失、死亡等消极面的现象,...

圣严法师:职场中的进退智慧

在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方面,很多人都以为「圆融」是和...

【佛教词典】治心病

治心病亦二:   一、粗 谓真实修行。亦二:    ...

【佛教词典】戒为五乘轨导

亦名:五乘之轨导 资持记·释钞序:“五乘者,人、天、...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世俗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

世俗所谓爱情爱自己吧?(虚情假意) 常常会看到很多年...

水的智慧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

倓虚法师开示烦恼的由来

六种根本烦恼 这烦恼有多少种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

因缘和合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若我们自称佛子,听了佛法,却不守戒,你学佛,但却把...

念佛法门只是老太婆修的吗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生问题,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结果因意念而改变

很多时候,本来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往往因为我们自身的...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

四种食

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要有营养,这个生命才能够住持下去...

【推荐】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