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大安法师  2018/11/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末法,正入斗争。转展陵夷,后之又后,皆赖此经神力,救拔余生。岂非至极悲心,预垂济度。——《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佛说阿弥陀经》中所宣讲的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悲愿力所致。佛大悲心悯念末法众生,来为众生作救度的桥梁。

“津梁”,“津”就是渡口,“梁”就是桥梁。从此岸到彼岸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渡口上船,二是从桥上通过。“阿弥陀佛”名号就是众生从娑婆此岸到极乐彼岸去的津渡和桥梁。

“已当浊世”,就是说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已经进入五浊恶世了。“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现在离佛成道又已经三千多年,进入末法了。末法的特点就是斗争坚固。

浊世末法越往后,小三灾、大三灾次第出现,人类的命运就越苦……佛宣讲这样一个容易解脱的净土法门,正是预先给末法苦难众生得到救度所做的准备。这是佛至极大悲心的一种自然流露。

从时运来看,一大劫有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一中劫有二十个小劫,这二十小劫有增劫、有减劫。我们现在处在住劫二十小劫中的第九个小劫中的减劫。

什么叫减劫呢?当人寿在八万四千岁时,人的身高有八百四十丈,很高。如处在减劫,就每一百年减一岁,身高就减一寸。寿命减,身高随减,福德、智慧,也都随着在衰减。人的状况就越来越不好了。

迦叶佛成佛的时候,人的寿命已减至平均两万岁,就已经进入五浊。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人寿只有平均一百岁了!从人寿两万岁到一百岁,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浊恶的情形就越来越严重了。

这表明人的平均寿命在两万岁以前,烦恼是很轻的,福德是很深厚的,邪知邪见是比较少的。人、天的数量也是很多的。由于大家都是善心多,所以三恶道众生的数量很少。人的寿命很长,时劫还没有开始进入浊世。

我们要了解现在是贤劫,是住劫的第九小劫。贤劫有一千尊佛要到这个世间示现的,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的第四尊佛。

在贤劫初时,人寿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六万岁,贤劫的第一尊佛——拘留孙佛出世了;到人寿四万岁的时候,是拘那含佛;到了两万岁的时候,是迦叶佛;到了人寿百岁的时候,是释迦佛。

释迦佛时期,人寿百岁,经过三千年多年到现在,人的平均寿命大概为七十岁左右。以后再慢慢减,一百年减一岁,人的平均寿命减到三十岁的时候,身高只有三尺左右,很矮,福报很差。人类就开始要经历小三灾了。

第一是饥馑灾,天大旱,不下雨,种植的所有五谷都没有收获啊,大概维持了七年七个月又七天。这时候很多人就死去了,整个国土是哀鸿遍野。

这都是众生的共业、恶业所感,众生十恶业造得太多、太甚了,就一定会感召这样的苦果——饥馑灾。

这时有些众生就生起了一点厌离心——下品的厌离心,但刚痛定思痛,想行点善,很快又忘了,又再造恶业。

到了人寿平均二十岁左右的时候,瘟疫灾又发生了。疾病、瘟疫蔓延,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又死了大批的人啊!

这时,又有一些众生生起一点中品的厌离心,想行点善,但很快又忘了。

众生就这样继续造恶业,到了人寿平均十岁的时候(只是说平均十岁,有的人可能就只能活六七岁,四五岁的也有),人的身高大约不到一尺,就一拃手那么矮。

人虽矮,但烦恼极重,尤其是杀心、杀业很重。就连父母、兄弟、眷属都不能见面,一见就生起杀心。而且奉行先下手为强的原则,我不杀他,他就杀我,所以我要先干掉他。这一念杀心感得草都像是匕首,自相残杀。

有一部分软心的众生不忍心杀别人,但又怕别人杀掉自己,就跑到深山里去了。没躲到深山去的这些人类,就你杀我,我杀你,全都杀光了。最后大概只剩了一万多软心的众生,有善神保护着。

等他们从山里出来,再见了面就相互拥抱痛哭,觉得这样不行啊,一定要改恶从善!这时候生起上品的厌离心,所以就相互持戒。

先持一条什么戒呢?持不杀生戒,不能杀人。这一持戒啊,相互就有了生命的安全感,善心就越来越强了,时劫就从低谷又慢慢回转到了增劫:人的身高每一百岁长一寸,寿命每一百岁增一岁。

这就到了第十小劫了,就这样慢慢地增增增,人类的寿命又增到八万四千岁。再进入第十一小劫的减劫,减到了人寿平均八万岁的时候,弥勒菩萨来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龙华三会度众生。

以后贤劫九百九十五尊佛次第出来度众生。这样到了二十小劫满后,火灾、水灾、风灾,三大灾起来,整个世界就毁灭了。

佛经里已经作了这样的悬记。之前有人说1997年、1999年、2004年、2012年人类会迎来世界末日,会毁灭,但预言一次次落空,佛经中没有作这种悬记。这种外道邪说,倒是深符《楞严经》“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的悬记。

我们这个时代,人寿平均七十岁左右,众生业障、烦恼极重,贪著五欲的心非常炽盛。造恶业很容易,入三恶道如箭射,属于极为可怜悯者。

并且佛法越来越衰微,众生修道很难,一切法门的修行越来越难产生效果。就全仰赖《佛说阿弥陀经》所显现的弥陀名号的威神力量,来救拔我们这些幸存的生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

净土法门的没有修学次第吗

问: 法师,修学佛法不是应该有次第吗,净土法门怎么扔...

净土法门切忌唯功夫论

《要解》: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现生即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这个是历来无数聪...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

我们的安排,怎比万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里的某邻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壮实,言谈举止十分...

【佛学漫画】佛为什么要救恶人

昙鸾大师言: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

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供养三宝这两门了

在末法时代,大势至菩萨教授的念佛法都摄六根,净念相...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为何要注重回向

问: 为什么要注重回向? 大安法师答: 一般我们做的...

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

【推荐】这么简易的法门,为何你却不修

龙树菩萨对我们一代时教的判教,判为难行道和易行道。...

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

《法华经》讲,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佛可以长久住世,...

【佛教词典】证觉

(杂语)证得佛道,觉悟真理也。...

【佛教词典】尸罗四义

(名数)清凉、安隐、安静、寂灭四义也。心离热恼,为...

星云大师《佛陀的样子》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

佛陀为何要拒绝姨妈供养的金缕衣

如果是长辈送给你的东西,你可以拒绝吗?佛陀为什么要...

世间有四事不能长久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在轮回里,我们只是一个过于投入的演员

一个年轻的戏子跟着师傅学艺,并到处演出,也参与演了...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己一 弟子修六事上品生 庚一 修行 佛告优波离:是名...

饿鬼问前世因缘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

跌倒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

【推荐】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

如何看待《无量寿经》会集本

《佛说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曾被翻译过多次。现存五个...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