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大安法师  2020/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他们认为既然是唯心净土,就不要去求心外的极乐世界了;既然是自性弥陀,就不要去念心外的佛了。

这里他们存在一个概念上的误区——此处的“唯心”不是指生灭心、缘影心、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自性弥陀是我们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的妙真如性,当你没有清净心,真如妙心没有显现时,你奢谈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还只是口头活计,并非当下的境界。

宗门下首先注重开悟,就是对理要明白,所谓开佛知见,指归向上一著,参透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向上一著之理是清净本然,没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的区别。为什么宗门下要扫荡呢?因为心性本然的层面上不能建立对待,所以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切指归向上本分。你首先开悟这个理,就叫见道。

然而此心性之理还只是你事修的原动力,因为你虽然开悟了,但还要修道,着手对治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依不涉因果修正凡圣生佛的理展开因地上的修行,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所以宗门下常说一句话:理可顿悟, 事须渐修。你事相上对治烦恼的修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断一分惑证一分真。

某些禅和子不了解理和事的辩证关系,常笼统而谈,认为一但见到理就万事大吉,天下太平,其实并非如此。其实你见到理开悟后,正好知道了修行目标,知道该怎么开步修行。如果只是执著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不谈事相上的修行,这属于知见的颠倒,于是他就可能拨弃事修的一些方便,比如他就指责舍娑婆求极乐是生灭心中的取舍。宗门下对取舍是要否定的,要无取无舍,因为在自性理体层面是离开取舍生灭之相的,但是在事相上的修行当中,你不能否定取舍。如果你认为舍东取西是生灭,要否定,那你难道不知道执东废西是外道断灭见,危害更大。

所以修行人在没有证到妙觉位,把无明烦恼全都断尽之前,都离不开取舍,唯佛一人,无取无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四十八大愿——(第9愿)皆得神足飞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

善根增长,烦恼淡薄的两帖药

刚开始都是带妄修真,平常打打妄想,也来听听课,也来...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庄稼长虫应如何避免杀生

问: 我是一个农民,要种地,可是有时庄稼上会长很多...

净土法门能解释通途法门吗

问: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的法理解释,...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这样算杂修吗

问: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譬如儒家经典、道家经典...

【佛教词典】三日斋

(仪式)谓人死后三日,请僧设斋食也。释氏要览下曰:...

【佛教词典】僧形

(杂语)剃头被袈裟之形。...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

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 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就吃不下去了

我住支提山的时候,就碰到牛会拜人的事情,它为什么拜...

鸡蛋可以吃吗

东晋出家人支道林,学问广博而善于辩论,和他的师父辩...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

为富不仁的果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波斯匿王...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

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一般人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只希望别人帮我,只要求国家...

迦叶尊者的涅槃因缘

摩诃迦叶尊者承佛嘱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传。于是召...

出门六要

每个人每天几乎都要出门。出门就要融入到大众里,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