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大安法师  2020/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已。——《与徐福贤女士书》

我们很多人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心很难安立在佛号上。他一安立在佛号上,要么昏沉,要么掉举,要么觉得没意思……你就让他十天百万佛号闭关,都闭不住,非得出来。有时候觉得出来不好意思,他就偷偷地睡懒觉。或者就琢磨他工作上的事情,策划一个公司。这个闭关就成了他策划公司的一个机会了。为什么?他很难系缘这个佛号,心系缘这个佛号是不容易的。

虽然念佛法门是易行道,但是对于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来说,把这句佛号念好很不容易。所以在这里就得要不断地做钝功夫。你一定要念兹在兹。念兹在兹是什么?你当下这一念——“念”就是“今心”,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一定在佛号上。你念佛的时候,你这个心是在佛号上。但我们常常是念佛的时候,心不在佛号上,心跑到外面去了,甚至心还是打坏主意了。原来有句俗话叫做“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着拔人家禾”——心里还想着要偷人家东西。

念兹在兹,摄心念佛。这样的功夫渐渐地纯熟,原来我们念佛的念头很生疏,五欲六尘的念头很熟悉。想五欲六尘的念头,冤亲债主的念头、恩恩怨怨的念头你不去请,它都来了。叫做“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满脑袋瓜子都是这些东西。你要念佛,非要下很大的力气才能够把得住佛号。有时候佛号来的时候,心里的妄想杂念还像波翻浪卷。佛号就像一叶小舟,随时会漂掉,就是这样的。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所以要做到念兹在兹,系住这句佛号,巩固这句佛号。这样慢慢地由佛号的生疏的感觉,变成熟悉;把五欲六尘的念头由熟悉变成生疏,要进行一个转换。当你佛号越来越熟悉的时候,举心动念都是这句佛号,念佛就念到了极点,那就是能念和所念打成一片了,能念和所念的对待双泯了——泯灭了,这时候我们心里面的情执就没有了。没有了,就有点像禅宗参话头参到最后桶底脱落,能所消泯,这就是心空了。

刚才我看你们那个对联也写到:“十方来聚会,人人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从心空这一点来看,是一切法门所要指向的目标。禅宗以参禅的方式,净土宗以念佛的方式。你念到能念所念打成一片的时候心就空了,就是念佛三昧了。

你到了念佛三昧正受正定的状态,阿弥陀佛法尔自然地现在面前了,就能见佛啊!庐山东林寺的慧远大师一生三次见佛,他就是心空,心空佛就现前了,这样就在现生当中亲证念佛三昧。亲证念佛三昧,不是说你得念佛三昧就马上要往生,倒不是这个,也要顺着生命的寿数来过完。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拿着金刚的莲台来接引,上品上生。这样就是修持净土念佛法门的能事,就是最高的境界。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念佛有两种,一个是现前见佛,就是现生能够得念佛三昧、见阿弥陀佛。但如果没有那样的水平,你可以当来见佛。

什么叫当来?就是临命终时见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见佛就叫当来见佛。但无论是现前还是当来,你只要忆佛、念佛,那是必定见佛的,必定能够见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在工夫上也要取法于上,“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争取功夫成片、争取一心不乱、争取念佛三昧、争取上品上生,我们要有这样的志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

做不到通身靠倒,这样的状态要如何打破

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

九心住(欲界定)

我们先说明九心住,这个九心住又有一个名称叫欲界定。...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专修

修行净土法门,宜专精。善导大师提出专修的五种正行:...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如何理解「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问: 如何理解《金刚经》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

【佛教词典】阿吒厘

(地名)国名。中印度之境。人性浇薄,佛法不行。见西...

【佛教词典】瑟石

(物名)以瑟瑟所造之大盘石,不动尊之宝石也。四十八...

星云大师《做个大丈夫》

在现在的社会中,大丈夫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了。现在有...

净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二、业

第二篇 业 壹业的定义与轮回说 业,梵语karman,音译...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懒惰放逸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谁都想偷懒,冬天早上赖...

人生旅途的每一处驿站

人在旅途,往往要考虑:今夜宿何处? 大多数人会把驻...

有梦想就要立即行动

海伦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

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

随烦恼二十:言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

诽谤圣者,忏悔得解脱

过去,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供养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贤愚经》记载着有关洗浴供养的因缘故事。 有一位天人...

【推荐】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

六斋日的渊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