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大安法师  2020/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还有这种根机的人,到了末法的时期,就没有这样的人了,万难万难啊!所以这个时代的众生修行,还认为靠自己能够解决生死问题的话,那真的是缺乏太自知之明了。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当中是那样恳切的开示,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如果不念佛不仰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没有一个人出得生死去啊!

蕅益大师自己以身示范,他一生是那样精进修行,也无非是到“名字即佛”的位次。“名字即佛”,他还是一个一品烦恼都没断,见思惑都没有断的凡夫。不仅没有断,伏都没有伏住啊。如果靠他的力量,他肯定冲不出三界重围啊。

但是他能够至诚念佛,感通佛力,他往生了。所以宗门教下纯仗自力,与净土法门纯靠佛力,这之间的难易和优劣,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的。

末法时代的众生修行,一切都要靠佛的功德力。如果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能有什么力量?举心动念通身都是业力。正念未起,尘劳就先出来了。举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再加上外面的环境是这样的充满着诱惑,这样的动乱。

所以印祖一生是自己把自己摆在一个粥饭僧的位置。自己没有办法靠自力解决问题。他的剃度师是修禅宗的,但是他没有跟他师父去学禅宗。他自己认为自己没有那个根机,钝根机还是老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为好。谈玄说妙,固然很高妙,但往往会得个落空之祸。愚夫愚妇能够老实念佛,还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印祖在这里就希望参加这个“护国息灾法会”的诸君,要“三复斯旨”,对这样的宗旨要反复的去思惟,去落实到自己的行为当中,不要去谈玄说妙。

印祖一生对那些有大学问的人,或者留学海外得什么博士学位的人,都不跟他去谈什么禅、教的,都是叫他老实念佛。非常平实的家风。印祖知道,在这个时代靠那些玄妙的东西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绝对不提。

当时有一位天台宗的法师去普陀山法雨寺拜访印祖——这位天台宗的法师是很注重“止观”,“摩诃止观”的。自古以来,对“止观” 一法,教内都非常推崇的。有一种说法:如果修行人不修止观的话,就意味着佛教的衰微。

那么天台的这位法师在拜访印祖,印祖送他出来的时候,对他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话:“如果自古以来不修止观是佛教衰微的话,现在不是这样说了。现在这个时候如果不修念佛法门,可真的是佛教的衰微了。”

当时这位法师听了,还不以为然。后来在印祖往生之后,他在《永思集》里面写回忆文章,再重新回味印祖这段话,他承认这个话是正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扰

诸位如果你今天是选择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实你要面...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

【推荐】念佛的确是一剂无上的良药

作为一名医生,我遇到过罹患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从医...

佛号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

莲池大师答净土四十八问

问: 世人闻念佛念心,心净土净之语,因胶执内心,拂...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法的布施 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

念佛是要为你的死后做准备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我们的神识借助着父母的缘来投胎...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

大安法师: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见到佛来接引,是往生的人...

【佛教词典】义天

(一)全称第一义天、第一义净天。即住大涅槃之诸佛菩萨...

【佛教词典】要名施

【要名施】 p0890   集异门论十八卷二页云:云何要名...

重罪轻报,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个生活上的困扰,希望师父能慈悲...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竖穷横遍,故广...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同修: 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六波罗密,即是六度。一、布施...

发愿为先——愿立则道业可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信、愿、行。信的内容:信...

咸淡有味

由艺术家入佛的弘一大师,把佛道修行和艺术生活集合起...

在家居士如何充实精神生活

居家,主要是针对在家居士,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

紫金钵

从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禅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