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大安法师  2020/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管别人的态度了,你首先恭敬一切,用孔子的话来说:出门如见大宾。

对人恭敬,但也不要做得过头了。恭敬是礼,但这个礼还有个“节”呀!

没有“节”不行哪!这个“节”,就是你在特定的时空、场合当中,知道自己讲什么话、做什么事最恰当,什么样的行为能够符合自己的身份、他人的身份。要掌握这个度。

你只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对待一切,一般来说他人都会报之以恭敬心。怎么会觉得你好欺负呢?恭敬心可不是谄媚心,要注意这点。

有时候对别人恭敬显得有点低声下气,好像在求别人,好像要别人说自己好话什么的,不能这样。恭敬心里面包含着内在,我们外表很谦卑,但是内心还是要有一个刚骨。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刚骨。

如果别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说明你这个人没有一点浩然正气,人家才会觉得你很好欺负。如果对人恭敬,但外柔内刚,别人就不会觉得你好欺负。

如果你能做到又有一种正气刚骨,又能够卑以自牧,一切事能够把别人抬高,把别人放在前面,好事给他人,坏事留自己,走路让人家走在前面,写文章署名让别人署在前面,自己座位坐在更后一点、更卑一点。若能这样做,在这个群体中你肯定是受欢迎的。

人往往是越傲慢越被人瞧不起。所以老子也说:“不敢为天下先。”这是“吾有三宝”之一(老子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而“不敢为天下先”最终结果是“后其身而身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很好的,怎么会觉得你很好欺负呢?这是其一。

第二,即便是被人欺负也没有关系,那是给我们消业障。不要老放在心上。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别人的欺负、赞叹,也要做一体观,无我相,不要放在心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学净土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问: 学习念佛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汝来信,语颇恳切,然犹有轻僧慢法之习气。此之习气,...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问: 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

专修、助修与杂修

问: 末学就是根据某居士讲课中说的和写的一本《化解看...

【佛教词典】叫唤

(界名)地狱名。梵语曰楼独,或云啼哭号叫。八热地狱...

【佛教词典】云兄水弟

(杂语)禅僧相亲之意。与俗所谓四海兄弟四海同胞同。...

没有一件事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有一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众相恋了三年,马上就要论及...

淫欲心的对治方法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与欲是学佛修行中两个很大的障...

别把自己筐住

财是第一大筐。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有钱能使鬼...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来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自古及今应...

用这个宝贵的人身,让生命更有价值

这样我们如果放在这么一个长远的时空底下来看,我们原...

一位母亲一生中撒的8个谎言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

佛法僧为什么称为「三宝」

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

净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师画传

一、生于乱世,七岁出家 省常大师,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六...

【推荐】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

怎样得到观音菩萨的感应,使事情能够如愿呢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遍垂怜; 欲知感应玄妙义,试...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