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禅密行者成就后去哪里

大安法师  2020/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禅密行者成就后去哪里

问:净土法门念佛往生西方,禅、密行者功成后去哪里?

大安法师答:是啊,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禅宗的行人开悟了,他去什么地方?这里我们就得要了解,一个禅宗的行人开悟,他是不是断了见思惑?如果没有断见思惑,他只是开悟而已,他还没有解决生死问题。所以对开悟的禅宗行者来说,他更重要的,更迫切的,是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他还有后有,中阴。所以历代的禅宗大德说,念佛开悟以后,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那是万牛莫挽!一万头牛的力量都不能挽回。因为他知道,开悟后要长养圣胎啊!原来的古人都要山林、水边,远离人群,长养圣胎。

圣胎,为什么他是胎儿状态?就好像一个泥巴做的器皿,它还是泥胎。泥胎要赶紧烧制,烧制成了之后才保险。如果还是泥胎,比如隔阴之迷下,一转生,经过烦恼的雨一浇,这个泥巴的器皿就坏掉了。所以圣胎要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一个熔炉去熔炼。所以他明白这个道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太有必要了。所以中国的禅宗的祖师,都是劝勉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永明延寿大师,本身就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由他来万善同归极乐,也成了净土宗第六代祖师。到以后的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彻悟大师,这些都是在禅宗开悟的人,最后专修念佛法门。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那么密宗的行者,我们看密宗很多典籍,他最后导归的,大部分还是西方极乐世界。但有些传承不同的,他对哪个刹土有特殊因缘的,那也是有他自己的传承。

所以念佛法门是千经万论共指,是一切行人共同趋向的归宿。这一点是有圣言量的依据的。《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参到普贤菩萨座下,已经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等觉菩萨。以这样的身份,普贤菩萨都劝勉他以十大愿王的功德,以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全都劝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知道《华严经》是大乘佛法众经之王,是一切法的归宿。那么以善财童子一生圆成佛果的经历,来告诉我们:八十卷《华严经》的导归是在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最后的导归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了解这一点,就更应该把往生西方净土的心发起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近代知识分子和净土信仰

中国的佛教史上,知识分子与佛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议...

内心深处要厌离到彻骨彻髓

为什么净土法门讲信愿?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这厌离娑...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

念佛受病,实是无量劫业力所现

原文: 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此汝不善用心所致。...

僧人可以顶礼讲经的居士吗

问: 请问师父,现在有不少居士在讲经说法,其实大部分...

劝父母念佛书

爸妈: 愿二老展信欢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谓是老...

净土法门是不是恶人当机

问: 请教法师,我听人说净土法门恶人当机,佛又偏怜...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这六个符号,承载了一切诸佛的功德

佛号虽然很好念,但是很多人却不肯念,不仅是今生有罪...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达

问: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岁,公公八十九岁。弟子非常想回...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修行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佛教词典】果能变

【果能变】 p0810   成唯识论二卷七页云:二、果能变...

【佛教词典】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文经

(经名)一卷,唐阿质达霰译。如来临涅槃时,自左心以...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有一个剃头匠,很不会说话,每次说话都伤人,常惹人不...

难当的和尚 难得的清净信

我们不要把这修行信心看的很简单了,非常的重要,不可...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约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

慧律法师《不二法门》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

净土行人必须彻底斩断此等念头

以此不可思议殊胜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况享福之...

一心念佛得佛助 不解佛力苦劳碌

我们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众生很多的债务,债务包括了...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

修行的三点开示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在家如大梦,出家犹如遇险得脱

一 在家犹如大梦 在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