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大安法师  2020/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尊容的时候,内心生起了极大的恭敬和信仰之心。这位婆罗门女,内心就是在自念,自己筹量。自念什么呢?佛是大觉者,是具有一切种智者,也就是无所不知了。

如果佛在世,我的母亲死后,倘若我来问佛,佛一定会知道我母亲的去处。她在思念这个事情,实际上内心就怀着深深的遗憾,可惜的是佛不在世,我到哪儿去问这桩事情呢?由于想到无处问她母亲投生何处,这种绝望使得她的内心生起极大的悲痛之心,就垂着头在那里哭泣,非常的伤心,哭泣的时间很长。一边哭泣,一边瞻仰眷恋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像。

就在这时,一个奇妙的感应出现了。忽然这位婆罗门女就听到了虚空中传来一种非常柔和的、慈祥的音声来安慰她。这个音声告诉她:哭泣的圣女,你不要过于悲哀,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母亲的去处。传来了这个声音。这位婆罗门女就很惊奇,就合掌恭敬地向着虚空禀白。

我们在想,在推测这个婆罗门女当时是非常的惊讶!虚空怎么会有种声音能够知道我内心的请求,来安慰我呢?所以她便在感动之余向虚空说:是何种神,何种大德,来宽慰我思念母亲的忧虑?我自从失去母亲以来,日日夜夜地在忆念,在眷恋。我没有地方可问,能够得知我母亲投生的地方。

这时候虚空当中又传来声音告诉这位婆罗门女:我就是你所瞻仰顶礼的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我见到你忆念母亲的孝心超过一般的众生,倍于常情众生之分,纯孝动天。见到你这样的纯孝、真诚之心,所以来告诉你母亲的去处。

这位婆罗门女听到这样宽慰的声音,那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举身自扑,就要顶礼了。这时候顶礼的对境就是虚空。她自然就是身体向上一跃,如山崩,也随即掉在地上,连四肢都损伤了。左右的侍女马上把她扶持起来。由于肢节皆损再加上她非常地激动,随后就昏迷过去了。

过了很长时间她才苏醒。苏醒之后就接着向虚空禀白:祈愿佛大慈大悲,赶紧来宣说我母亲投生的地方,因为我不久将死。由于忆母的心非常恳切,全身心过于贯注,所以无论是心里的忧伤、激动,还是四肢的伤损,这些都让她觉得自己的生命气力已经快用完了,所以就觉得自己不久即将死去,希望佛赶紧宣说母亲投生的地方。

这些都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这位婆罗门女深重的纯孝之心。当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就告诉圣女:你供养完毕之后,赶紧回到住处,端坐思惟我的名号,就能知道你母亲所投生的地方。

这位婆罗门女是一个很有善根的人,随顺佛语,就回到了她的住处,一心来念佛的名号。她念名号的动机是为了想知道自己母亲的去处。

这里面就很有意思了。对于这个圣女来说,念母之心超过念佛之心,但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诉她,必须要通过念佛才能达到她念母的目的,于是她也就把念母的重心转到了念佛的名号上。经过这么一转换,由于她是以纯孝之心去念的,非常投入。经过一天一夜,她便得了念佛三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

以病苦作佛事,将病房当闭关房

二〇一八年之秋,是我人生所走过的五十六个春秋中经历...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

感激月亮,否定太阳

有一则犹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

感应有四种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

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问: 弟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差异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

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应劝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当中,也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谈因果是从...

【佛教词典】中道应本

(术语)依别圆二教之义,以圆实中道为应化身之根本也...

【佛教词典】微细烦恼现行障

【微细烦恼现行障】 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四种。这也...

鱼贩与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

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现代人如何修行

现代社会,以其节奏快,信息大,时间紧,事情多为特征...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

用科学观点看佛教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

人若不慎思,往往会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深山里,有两只猛虎,一只叫善牙,...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

星云大师:如何获得身心的健康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个过程,人身体有了病痛懂得...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

这四条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

好好利用一分钟,与随意浪费一分钟,看似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