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大安法师  2021/04/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的常识,我们还是要了解。十种拯救众生的智力,这个力就是不为他所破坏,具有决定的功能。阿弥陀佛有无量的力,这里就概述为十种力。我们了解十种力,一方面对相信佛拯救我们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威神有好处,另一方面也对于我们发菩提心有动力。我们为什么要作佛?就是由于佛有这个果德,我也希望拥有。

这十力,第一种是:是处非处力。什么叫是处呢?这都是谈因果的——知道因果的法则,如是因才能得如是果。比如你修五戒法就能得人身,修十善业道就能生到天上。你如果五戒十善不修,想生到天上就无有是处,叫做非处。那这个女人想作转轮圣王,无有是处。转轮圣王尚且不能作,更不能作佛。转轮圣王只能是一个,如果这个世界有两个转轮圣王,无有是处,那转轮圣王尚且一个世界不能有两个,那佛来这个世间也只能一尊佛,如果同时出现两尊佛就会乱了。

那一佛应化,千佛响应,那那个千佛过来帮助都要示现为菩萨的身分。比如观世音菩萨,他就是古佛呀,他来到这里帮助,他一定要示现菩萨的身分,如果他也以这个古佛的身分出现,那就不行。所以这些,佛对于这些因缘果报,从是因不生是果,这些一概知道。这就是是处非处智力。

第二是业报智力。佛知一切众生三世诸业的因缘果报。三世就是过去世你是什么业,今生你成为什么状态,这种异熟果都了解,知道众生的业缘果报。

第三是定,就是禅定三昧智力。就是佛知道一切声闻菩萨他修的禅定是什么样的定,出入的情况,以及禅定三昧能够到达什么样的位次,乃至知道一切诸佛的三昧情形。

第四是根智力。根就是根机,佛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机,是上根机,中根机,下根机。知道这个根机,就能够顺他根机来说法。像央掘魔罗,虽然是一个恶人,但是他根机很利。所以他杀母,甚至要杀佛,就在杀佛的过程当中,佛就一边走,他赶不上,一边走一边跟他说法。竟然使央掘魔罗证到了阿罗汉果。这就是上根机。

周利槃陀伽属于钝根。钝根呢,不能教得太多,就教他两个字“扫帚”,扫啊扫,也扫出了一个阿罗汉。孙陀罗难陀,他这个淫欲心重,带到天上看天女,再带到地狱看那个沸腾的油锅,让他把这种欲望的心降下来。这些佛一概知道,所以他一说法就很相应,让他证果。

第五是欲智力。欲就是众生的种种的乐欲、兴趣、爱好,佛都知道。

还有性智力,就是佛知道众生的、世间的种种的差别之性。

至处业智力。佛知道一切,你修什么道,能够到达什么样的结果,佛知道。

第八是宿命智力。佛知一切众生种种宿命,一世二世乃至无量劫的世,而且知道你每一世做什么东西的因缘以及变更的情形,那这个超过阿罗汉。阿罗汉只知道八万大劫之内的宿命,佛是知道无量劫的众生的宿命。

第九是天眼智力。佛的天眼能够见到众生,生生死死的业报等相。

第十是漏尽智力。佛的一切烦恼习气全都断尽,于是佛就能够入一切众生心,能够随众生的心来作种种佛事。

这位善知识就为这个恶人讲说阿弥陀佛的十种力的威德。设想阿弥陀佛有这种十种力,我们还有什么担心呢?包括昨天问的话,如果我这一念不在“阿弥陀佛”上,或者临终的时候我昏沉,或者在睡眠状态,那怎么办呢?是不是我就不能往生呢?如果你相信阿弥陀佛有十种力的话,你就不会有这种担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念佛法语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

专修净业,一念精诚亲见圣众

清朝比丘尼清月,江苏无锡人,居住南门慈云庵,每天诵...

先明白念佛的目的,你就知道如何念佛

怎么念佛 以净土念佛法门为归,以持名为中心,持名念佛...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

念佛共修的重要意义

大家在同一个道场,熏修、共修,非常好。为什么?如果...

印光大师嘉言录--赞净土超胜

●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

【佛学漫画】风尘女子迷途知返勤念佛,预知时至回极乐

生为女人,其业障已重。为女人而又堕入风尘,业障尤其...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如何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世界

问: 请问法师,怎么样能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

信是世间最稀缺的资源

净土往生法门的宗旨就是信愿行,我们一定要在信愿行三...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词典】故思业

【故思业】 p0881   瑜伽九卷六页云:故思业者:谓故...

【佛教词典】四大明王

密教五大明王中,除中央不动明王外,其余之降三世、军...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

彭鑫博士:损伤元气的三个方式

生活方式中,损伤身体的方式有很多,针对现代人的普遍...

越是你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

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穿肠毒药---酒

作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称为穿肠毒药,这种提法,不是...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