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到这世间就是让我们醒梦

大安法师  2023/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到这世间就是让我们醒梦

菩萨在这个时候,由观照众生的苦来发菩提心。所以菩萨的四弘誓愿,是从苦集灭道的四圣谛升华出来的。从苦谛,一切众生经受八苦的交煎、无量苦的煎熬,所以要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这种菩萨的大愿——逼的菩萨要发大乘心,大乘就是大乘菩萨心,要普救一切苦难的众生。

菩提心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尤其对苦难的众生他的悲心更切。“愿代一切众生受无量苦”,这句话怎么理解?在《华严经》讲,七种法供养也有代众生受苦供养。一个菩萨观照这些轮转的众生,他的业力就像重担,他走在轮回的沼泽地带,他每一步是那样沉重,这个重担要把他压垮,这时候他(菩萨)会本能地要跟他分担子,分重担,把他的重担挑到自己的身上来。

那么代众生受无量苦,实际上不仅要承担他业力的苦难,而且要让他彻底从业力的控制当中解脱出来。所以一个菩萨要发愿,一定要在轮转的世界当中去行菩萨道,对三恶道的众生不能舍弃他。所以菩萨有一种叫“留惑润生”,就是他虽然可以断烦恼(“惑”就是烦恼),出离三界,但是为了要救三界的众生,他还把这个烦恼不最后断,还留那么一点点,让自己还能够过来,来度化众生。

这就集中体现在地藏菩萨身上,地藏菩萨就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如果按他现在的水平,他早就可以成佛。曾经有两个国王,一个发愿:我先成佛再来度众生;一个发愿是:众生度尽我才成佛。那么前面发愿的那位国王已经成佛了,第二个发愿的还在地狱里面度众生,就是地藏菩萨。这两个国王同时发愿,地藏菩萨也有能力成佛,但是他发的愿是众生度尽了我才成佛,这就是菩萨的境界,最终是要不让众生入三恶道。

菩萨代众生受苦,他要不断地示现在世间,用种种身份来随形六道,施设种种的教化。怎么施设教化?就是要宣说佛法。众生遭受三恶道的苦难,甚至地狱的剧苦,实际上也是虚幻的,也是梦中之事。但是他梦中没有醒过来,那个苦对在梦中的自己来说,它也是真实的。

就好像我们昨晚上在做梦,做了个噩梦,挨了别人骂的时候,自己还真的气得发抖;一只老虎在追我们,要咬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梦中跑,还真的心跳得非常快,非常恐惧。但是第二天早上梦醒了,你醒了还有一个在梦中骂你的人吗?还有一只凶恶的老虎吗?都没有了,这时候你知道都是假的。

现在我们在这个世间,都是在做这个噩梦,但是在做噩梦当中,我们把这个梦看得很真实,越看得真实,越从梦里面醒不来。如果做个稍微甜蜜一点的梦,梦中娶媳妇,那就更滋润,好梦留人睡啊!菩萨到这世间干什么,就是让我们醒梦:醒过来、醒过来。那我们醒了以后,他度化众生的问题就解决了。

《佛说八大人觉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度化众生,要先修布施

佛法是福慧双修的法,福慧两足方能成为究竟圆满的佛陀...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

慈悲喜舍,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个慈心。这个慈心,先发一个减少别人的负担,减少...

印经可得五种福报

印造经典:以印造佛所讲一切利益人天教典,以及圣贤大...

度化众生,要有缘才行

佛陀时代的城东老母是释迦牟尼佛之邻居,佛祖虽是无缘...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古人说,修道人他如果修得很有功夫的时候,自然蚊虫就...

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问: 我没有皈依,但我这十几年来,每天只要在家,一...

大安法师:如何对治淫欲的心

对治这个淫欲的心,常常要观想不净啊,首先观想自己的...

【佛教词典】二种圣

(名数)一、圣说法,说三藏十二部经也。二、圣默然,...

【佛教词典】五种法乐者

【五种法乐者】 p0267 瑜伽七十二卷三页云:其乐法者,...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

生起观照力,减少遍计执

有人说你去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你把它读过几次,你...

生活就是修行

一天,有一位女士来找秀峰禅师,埋怨工作得很辛苦,上...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一日,佛子罗睺罗等五十位沙弥,听闻佛陀讲述波斯匿王...

念佛共修的重要意义

大家在同一个道场,熏修、共修,非常好。为什么?如果...

以善变应万变

今天一早走进办公室,老总公告公司,将全面替换计算机...

业障深重有资格往生吗

平时我们常常有一种自卑感,觉得:我自己造作、举心动...

念佛时有佛的形象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

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

星云大师《不能不信的因果》

信佛重要,还是信因果重要?我个人认为:宁可以不信佛...

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一般人总是常...

圣严法师:不贪着禅定之乐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