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应切实布施于别人,扬弃沽名钓誉之心

静波法师  2021/1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应切实布施于别人,扬弃沽名钓誉之心

当我们给人以好处,做有利于人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存在受人赞扬、得到回报的心理。

比如说:“我帮助了别人,我应该得到回报”,不必如此,不要这样。因为我们帮助别人本身就是成就了自己,无论是信仰、责任,还是锻炼,都是应该的。而我们是佛教徒,需要广结善缘。广结善缘的时候,我们不要求回报的结果,反而是有回报的。

反而我们越要求回报的时候,最后往往都是失望的。更何况,帮助别人时我们是自在的、快乐的。帮助别人的那种快乐,不就是一种回报吗?刻意要求回报,反而会失去帮助别人的快乐。

做好事图报答,贪着名闻利养,就会陷入扬名自喜的我执而不能自拔。我们往往陷入患得患失之中。其结果:别人回报了,会觉得高兴;别人不回报了,会觉得失落。如此患得患失的结果,必然会困扰在烦恼和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反而会受做好事之累。

我们做了好事,得到了好报,反而使我们不愿意坚持做下去了。如果我们知晓德行本来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

为什么佛陀在《金刚经》中讲三轮体空——能施、所施、中间物不住着布施?因为只有不执着外在的差别相,我们的心里才是真正自在的、解脱的,所以就是慈悲和智慧具足的功德无量。反之,如果住着在能施、所施、中间物上,那么只是善良的福报,而不是福慧双修。倘若没有一定的因缘,也就不会受到赞美,即使受到赞美,也不能说明你什么都好。

我们需要去欣赏、随喜和赞叹别人的善行。但是,如果我们本身确实并没有那么好,却又希望有人说我们好,或者故意昧着良心道德说人家好,除非是真正的度人需要,而不是借口,那么这不是又陷入打妄语的困扰了吗?同样也是有后遗症的。当然,如果需要广结善缘,那么我们也不会吝啬说别人好话。只是这个过程中,佛教徒不要有希望得到回报的心里才好。

应切实布施于别人,扬弃沽名钓誉之心。这就是以布德为弃履。

如果有人说和行:“我帮助别人,我不要求回报”,那么这当然是最好的学佛。可见,真正的三轮体空的布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具体行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纯金的罗汉

从前有一位农夫,原本过著安贫乐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锄...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

圣严法师《生一棵树的气》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扫院子,一边扫,一边抬头看看...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

布施越多福报越多

从佛法的因果关系来讲,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

布施获福无量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长者,他的金银财宝、仆...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推荐】千百年来你所误解的开光

开光就是开智慧 一直以来,人们对开光有着顽固的、强烈...

浮躁往往使我们不能坚持和忍耐

人性的浮躁与懒惰往往使我们不能坚持和忍耐。 如唐代沩...

有病方知身是苦

有人说可怕的是痛,痛得非常难过,如果病了不痛,病也...

一旦遇到高级的魔,你就会迷失方向

我们现在人所谓的神通都不过是阿猫、阿狗的雕虫小技。...

【佛教词典】自性精进

【自性精进】 p0598   瑜伽四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菩...

【佛教词典】蹲坐白衣舍戒缘起

亦名:蹲坐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

朝山的六种意义

修行之法门颇多,朝山也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朝山真...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出轨的配偶

问: 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经受现...

【推荐】如果常做某一类的事,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

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

梦参老和尚:想修禅,怎么入定?

今天有个小道友,劳动的,她突然间看到我,看看左右没...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

如何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光的护佑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一切处,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大安法师: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

问: 在学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居士们...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

修行之路为什么很困难

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处理今生的问题,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