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净界法师  2022/10/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 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二)外顺弥陀 ——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

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我们把蕅益大师的理观跟善导大师的事修结合起来,就是人生首先要先内观真如,安住心性,不随妄转。我想,处理因缘最好的方法,第一步就是先超越因缘,就是站在没有因缘的角度来面对因缘,先把心归零。因为,你现在直接面对因缘太难了,你会当真的。按照佛陀的规划,就是说,我们人生留下很多因缘,这些因缘都是娑婆世界的业力,可以理解,人生总有个过去的回忆,但是你要善加处理。

就是怎么样呢?先把心拉到你生命的原点,把心先拉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的那个意境去。站在你的清净心的角度,再回过头来看你的因缘,你就会看到,人生就是很多小水泡。

所以,先超越因缘。记住,这很关键——先超越因缘。这个时候你看到“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你把整个法界的因缘回归到一念清净心的时候,你的念佛心全体就契入弥陀法界了。所以第一件事情,安住真如,不随妄转;第二个,你才有资格谈面对因缘。先超越因缘。面对因缘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面对因缘,你就看得出来,娑婆世界是一个不好的水泡,极乐世界是一个美好的水泡,所以我们换一个水泡,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所以,按照蕅益大师跟善导大师观念的结合,我们一定要先操作蕅益大师的概念,站在超越因缘的角度来处理因缘,就是这个概念。

我们这个课讲到这儿,大方向就是说,净土宗的人,我们要从一个很熟悉的娑婆世界转到一个我们未知的净土去,这个时候你的心态准备就很重要。因为极乐世界没有人去过,娑婆世界你非常熟悉,这两个跑道是逆向的,一个是有漏的,一个是无漏的,所以你做好心态的准备变得很关键了。

你可以不断烦恼,你也可以不修任何功德,因为功德阿弥陀佛帮你做好了,但是你不能不做好心态准备。心态没有准备好,你就迈不过去。因为这个坎,你说它难,它还真难;你说它简单,也很简单,就一念心转得过来。你转不过来,那对不起,那就是业障深重;转得过来,就是万德庄严。

总而言之,我们要从娑婆世界跳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坎有三个主题:

第一个,你要成功地走出过去。当然,过去不会放过你,它会释放很多信息来诱惑你,想把你抓回去。因为过去的人生虽然走过了,但是妄想留下了,它会不断地出现,把你带回去。这个时候,聪明的你该怎么办?你想一想,你要怎么走出过去。

第二个,你要怎么开创未来?你对极乐世界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熟悉。你不知道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怎么欣求呢?一个人不可能对一个陌生的东西欣求,这不合乎人性啊。

所以,你把极乐世界的功德稍微背一背:依报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衣食具足,神通自在;正报庄严,寿命久远,怎么怎么的……稍微了解一下,能够激发你的好乐。走出过去,开创未来。

最后,务实地安住现在,把它会归到一句佛号。三个重点。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念佛是无上良药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

想把佛号念好,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我们在这个道场打这个佛七,也就是修行啊。那么这个修...

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

问: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

中西医的素食营养观

目前的社会,由于对素食营养知识的缺乏,造成一般人对...

善用其心——可以扭转人生

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

为父母者,不能过度溺爱子女

为父母者,不能过度溺爱子女,应以教育子女实践古圣先...

【佛教词典】白伞盖神咒

(真言)又曰佛顶咒。白伞盖者,佛顶尊之名也。白伞盖...

【佛教词典】八福田

佛、圣人、和尚(受业本师)、阇梨(受业时教授威仪的...

一定有要恭敬心,才能在佛法当得到利益

你看玄奘大师那么艰辛去印度取经求法,我们今天佛法送...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

出家是为了什么

问: 我很想出家,又想留在家,应何去何从? 证严法师...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

最终都要归于一把灰

一个亲戚去世了,我们送她到殡仪馆火化。我对火化的环...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四弘誓愿该如何理解

问: 什么是自性?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

能从谦下做起,就很容易进步

谦让是一种美德。儒家讲:谦谦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