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净慧法师  2015/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关与开悟中的三关相比,是最起码的基本功,所以称之为“小三关”。

了生死的第一步就是要修定,而盘腿子又是修定的第一步,腿子盘好了才有机会入定。学佛的人既要能讲,又要能坐。如果光能讲,却坐不得,或者刚上坐不久,就不停地换腿子,那样说得再多也不能服人。所以要学以致用,说到做到。这二十一天,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想尽办法过好腿子关。大家可以从数呼吸开始。数呼吸既能帮助我们调柔身体,又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入定。这个方法很好,以往讲得很多,这里就不多讲了。

腿子这一关,年轻的出家人要下苦功夫练,一定得过。如果出家几年了,刚上坐不久,腿子就像煎烧饼一样,翻来覆去地来回摆弄,僧相全无,那就不好看了。要想到你自已以后也要管理寺院,也要做一方化主,也要带领大众参禅打坐,如果现在不下苦功,将来后悔恐怕来不及了。现在有人管着你,尚且不肯吃苦,将来没有人管你的时候,你就成了“老油条”一个。现在有人管,如果你服管,愿意跟常住配合,扎扎实实地做功夫,将来就可以成为一个法器;那个时候,因为你僧相具足、有学有修,能为人做表率,不管你走到哪个寺庙,都会有人拥护你、支持你。如果你只是会双片嘴皮,腿子盘不起来,“写不出来、唱不出来、说不出来、做不出来”,你就没有威信可言。所以刚出家的师父一定要在这个禅七期间,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不放逸。

在这个五浊恶世,在这个纷纷扰扰的时代,我们还能够有这样一块安静的地方打坐,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

在修定的时候,除了过好腿子这一关外,还有两关需要过,那就是要对治昏沉和掉举。关于这个问题,讲得最清楚、最具体的,莫过于永嘉大师。他用了四个字来说明如何对治昏沉和掉举,那就是“寂寂惺惺”,或者说“惺惺寂寂”。所谓寂寂,就是天台宗讲的“止”;所谓惺惺,就是天台宗讲的“观”。也就是说,要用止、观二门来对治昏沉和掉举。

用惺惺寂寂来说明止观,很形象、很生动,也很容易把握。寂寂对治缘虑。寂寂就是止,就是定,缘虑就是妄想,因为有妄想,就有思虑。惺惺对治昏沉。惺惺就是观,就是慧。惺惺寂寂,实际就是六祖大师讲的定慧等持、定慧不二。

要做到惺惺寂寂,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可用。其中,历代大德用得最多、讲得最多、也是最容易把握的,莫过于数息。数息二字,包括了惺惺和寂寂。息的作用偏重在寂,数的功效偏重在惺。我们把惺惺寂寂用在数息上,就可以既能对治昏沉,又能对治散乱(缘虑)。数息这个法门,是诸佛菩萨、历代祖师都曾经使用过的一种方便,可以说是世出世间修一切禅定所必须使用的一个共同法门。世间的四禅八定,开始也以数息作为基础。大家不要小看数息这件事,真正把它运用好了,功效大得很。

数息就是从一数到十,让数字数得清清楚楚,让息的出入也都清清楚楚,一点也不模糊。如果模糊了,数到中间数不清楚了,不知道是数到五还是六,这个时候,你不妨又从一开始数,一定要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数息可以顺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可以逆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顺数比较容易,逆数却比较难。年轻的人用逆数可能见效快些,而上了年纪的人顺数可能更适合一些。

当然,数息的方法有很多,并且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开始可以出、入息都数;有的说,出、入息只要数其中的一项就可以了,或只数出息,或只数入息。从大多数著作以及个人的一点体会来看,我觉得,在心乱或刚开始打坐的时候,不妨出、入息都数,这样强化训练自己的念力,意念就能够比较容易分明。如果你妄想比较少,心已经纯熟了,这个时候,为了使心不致于太劳累,那就只数出入息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数出息和入息,究竟哪种更好呢?一般以数出息为好。无论从我们的习惯,还是从对身体的帮助来说,数出息的功效比较显著,它可以把我们身内的许多疾病带出来。在数呼吸的时候,不要让呼吸太急促,好像扯风箱一样,那样会越数越累。要做到深、细、长。深,就是气要深到丹田;长,就是出入息之间的时间距离要长,也就是要缓慢;细,就是要柔和,没有声音。息有四种相:风、喘、气、息。前三者是不调相,只有后者才是调相。不能数风,不能数喘,不能数气,必须数息。

数息既然是修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的共同方法,那么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有什么区别呢?主要是看发心,看你发的是人天心,还是二乘心,或者是大乘心,以发心来区别有漏无漏、世出世间禅定。

修定就是修对治。修对治要掌握一个适当的方法。如若不然,坐在那儿一点用也没有。如果坐在那里,老是想着腿子疼,或者听外边工地上的机器声,心里越来越乱,腿子越来越疼,即使腿子不疼了,瞌睡又来了,这样坐在那里,等于是受煎熬,谈不上修定。所以打坐时,要晓得怎样调治自己的身心,晓得怎样对治昏沉和掉举。我建议大家从数息开始,等数息数到纯熟了,身心就进入定的境界了,那时你一切都忘记了,腿子也不疼了,时间也不觉得长,一枝香下来,觉得时间很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

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心

问: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诚然是古德对后世学者之警语...

圣严法师《我正在学习》

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

【推荐】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

圣人、妻子和老虎

有一个青年,听说喜马拉雅山的山腰上居住了一位有德行...

发心应学二事

发心应学二事, 一智慧,二慈悲方便。 欲学智慧,莫若...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

净慧长老问禅寮答问系列

修禅的上根利智 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

佛教的生命观

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佛教词典】思已业

【思已业】 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

【佛教词典】念觉支

谓世尊说。若圣弟子。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

如何成为富翁

很久以前,有个很穷的年轻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有一...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解释【图】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解释...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找到自己的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烦恼即如来种

佛教常将莲花比喻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征,这本身就...

【推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

敬佛无定法

冬夜严寒,一个乞丐颤抖着敲响容西禅师的屋门,哭着向...

这样念佛能入如来法身果海

如来微妙色身,虽在极乐,离隔十万亿刹;如来清净法身...

吴南浦居士的信佛因缘

《梵网经》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

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