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梦参老和尚  2017/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自心若不贪恋执着,烦恼就会轻一点!

你现行的烦恼哪一样重,就用佛教导的对治方法把它降伏。你的心经常在愉快当中信佛、学佛,做一切事业,乃至生意赔钱了、生病了,内心仍然坚信因果欢喜承受。这样慢慢坚定道心。

我们受了三皈依,成了佛弟子,不能恼害众生,这点特别注意。经常布施欢喜,给众生快乐,不让别人由你身上生烦恼。初受三皈依,你道力不坚定,不要与外道同住,住了恐会退失道心。

学习一部经要实用在生活中,不要只在形相文字上打转,“我又听了什么经,学了什么法”,有什么用呢?那部经说什么?说断十恶,行十善,你断了吗?一天当中多用心检查、审思,要得实际效果才有意义。

有的道友受了三皈五戒,就不给家人吃肉了,那他们会满意吗?你自己持戒,不宰杀,买“三净肉”不犯戒。佛弟子要随顺慈念家人,慢慢化导,使他们也能进入佛门。发菩提心要随顺众生,不是让众生都随顺“我”,这办不到的。

布施的时候,要心地平等。对一切众生,无论他多卑贱,你都把他看作未来佛,生供养心。你以慈悲心、平等心行布施,这样的“舍”方能清净无著,所得果报亦无穷无尽。

要想发心出家,得亲近善缘。什么善缘?亲近善知识的缘,比你出家早的、受了戒的都是你的善知识。远离骄慢,常时谦虚谨慎,尊敬别人,柔和善顺,正直无曲。就好像一个器皿打磨而现出光泽,这才堪为出家修道的法器。

妄心控制不住,念头就跑了,这是为什么?功夫不到。能念的心要随时觉照,念自性弥陀,我心现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心。各人念法不同,但应不失观照。常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我们能遇到三宝,能受皈依,这都是多生的善根,这种因缘福报,不是你现前发愿所能得到的。无论初学久学,皈依三宝都是根本,要想得到解脱,必须皈依三宝。

受苦时的两种想法。“我自己的业,该我受的我还;我天天发愿代众生受苦,佛菩萨满我愿了”。你若用般若智慧观照,看这世界就平等平等。在自性本具的般若光明中一切不着亦不失,因果宛然!

修行只靠说大话没有用,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

闻钟声,苦痛止

【疏】《阿含经》云:闻声止苦者,凡业有定与不定,故...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当你念久了,散乱心自然就没有了

如何净心寡欲?多念圣号。刚才不是提到要至心?你不念...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

这时显现出来才叫真正业障重

在临终救亡修法时,《地藏经》是讲事,普度一切众生,...

【佛教词典】钵伐多国

钵伐多,梵名 Parvata。七世纪西印度古国名。据大唐西...

【佛教词典】妙幢相三昧

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最上最高之定。三昧,为梵语 s...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渴鹿的故事

一群鹿在春天的旷野中奔跑。没有水源,天空的日头正变...

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

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原文】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今晨安详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虚云和尚法子、中...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