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梦参老和尚  2019/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头,每愿是不同的,这叫别相;但是,同名行愿,是同相。那么,礼赞、供养,它是别的不同,这叫异相。这成就了我们一个普贤之因,就叫普因。但是,这普因呢,是共相。随便哪一愿,都是成就普贤的、行愿的因,但是各住各位。各住各位就把这个同相坏了,就叫坏相。大家先懂得总的意思。

但是,十愿不要把它分开。当你礼敬诸佛的时候,就具足了:称赞如来、供养如来、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每一愿,都具足九愿,这样理解。这就是华严的“一即一切”。当你礼佛的时候,你最初礼的时候,观想力啊、想象力啊,可能没那么丰富;当你礼赞久了,弄得纯熟了,当你礼佛的时候,就是抱着:赞叹佛、供养佛、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我们就从礼佛的时候开始说吧。当你礼佛磕头的时候,你要唱念、要称赞:“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南无大行普贤菩萨!”这就是赞。礼的时候就含着赞,叫称赞如来。礼佛的本身就是供养:口里赞叹佛的,口业供养;身体在礼拜,身体在供养;心里在思维,你拜的时候,不能不想到佛啊,这就是本身是供养。

这个供养,比你供养香、供养果、供养其他的七珍玛瑙都珍贵得多!这叫什么?这叫法供养。《华严经》讲的是:法供养为最。法供养的功德,比什么供养都大!这就是,在你礼佛的时候,就具足了礼、赞、供。礼佛、赞佛、供养佛。

那你礼佛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消过去的业障啊!礼佛的目的是忏悔过去的业障。你的想象必须得丰富。丰富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当你在礼佛的时候,你想到十方诸佛都在礼佛,佛也礼诸佛。释迦牟尼佛也礼佛,他礼十方之诸佛,他礼的是法性的、本体的、自性的佛。

你在礼佛的时候,随喜十方法界,一切众生、一切诸佛菩萨、十法界的所有的功德,乃至极微细的一点点功德,也不舍弃。这就是随喜功德。就在你礼佛的时候,随喜诸佛功德。忏悔业障完了,随喜一切,一切的人家做的善业都随喜。

请转法轮呢?不是光是请佛说法,成说、差说、一切众生说……只要是他所说的,是了生死的、消业障的、能够得到幸福的,都请他们说。不分他是什么人,不分他是哪类的,乃至于畜生,都请他们说法,这是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包括一切诸大菩萨、一切善知识,都请他们长住世间,度化众生。在礼佛的时候,就具足了请转法轮、请佛住世。

佛在世间所有的度众生的一切方法、教化,我都学,常随佛学。

在你礼赞的时候,随佛学完了,学佛,佛是作什么?常度众生。所以就恒顺众生。

这个特别地难呐!恒顺众生,满足一切众生愿,众生有什么要求,恒顺众生。但这里头有个问题,众生作恶业,我随顺他不?“众生心,他造因”我随顺他,随顺而“转”!问题就在“转”。

完了把你上头的九愿,你所做的,同时回向。

就在你礼佛的这一刹那之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因为我们礼拜的时候,是随着佛学来的。佛入世礼拜,佛教导了我们,所以我们才能够这样地去礼拜啊!没佛出世说,我们怎么知道礼拜呢?怎么知道敬礼诸佛呢?怎么知道称赞如来?怎么知道供养三宝呢?

因此,在你最后的时候,就在礼拜的时候,从礼拜开始,都具足后头的九愿,九愿每一愿都具足十愿,这叫重重无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

如何才是广修供养呢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学佛的三大纲目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学佛的三大纲目》。这个题目没有什...

忏云法师开示集

忏云法师开示:拜佛 法华经二十八卷,第二十五卷观世...

拜佛有三层意义

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

四念处观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

星云大师《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那里?...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则仍不能将佛性发挥出来。 佛...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不至心念圣号,是不是就没有功德

地藏菩萨是普遍加持的,但是在这个地球上的六十多亿人...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度众生一定要发四无量心,在度的同时要达到能、所双亡...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

【佛教词典】摄婆塞经

(经名)说优婆塞能持五戒及念三宝,则得证果。摄于中...

【佛教词典】桂庵玄树

(1427~1508)日本临济宗僧。长门(山口县)人,号岛...

出家的真实义

什么叫做直心?直心乃是万行之本。天地、修行、一切万...

智者大师把第六意识分成四种情况

第六意识它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内外的问题。我们谈谈它...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我记起在《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有一段非常美丽动人...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色欲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下根机的人,会...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