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梦参老和尚  2020/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家说“聪明不过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说的。你不要看出家人没做什么事,他学什么会什么,非常聪明,世智辩聪一学就会。如果有点儿定力加持他,无论学什么,他会得很快。

清代的玉琳国师在拈花寺——就是我受戒的寺庙,他在那庙里当方丈。皇帝到庙里来拜访他,他留皇上在那儿吃斋。可是吃斋的斋房窗户纸破了,风吹得呼呼地响,玉琳国师把碗里的饭粒挟到桌上,这个小沙弥就过去把这个饭粒拿出来,弄张纸就把那个洞粘上了。

乾隆很叹息:真不得了,“聪明不过衲子”。玉琳国师就赞叹皇帝:“伶俐不过帝王。”这虽然是个故事,你看小和尚,有好多我们想不到的事,他为你做得很好的。这叫外表的聪明。

另外,要有真智慧,有的和尚表现蠢笨得要死,相貌长得很丑陋——有很多和尚是异相,你看他很丑,就像道安禅师。在晋朝时候,他小时候十几岁就进庙,他师父看不起他,又丑、又矮、又麻,不但黑,脸上一脸麻子,个子又矮,大众的师兄、庙里的人都看不起他。他只跟着种地,去了很久。

有一天他跟他师父说:“师父,也该给我一本经念一念。”“你要念经?好。”顺手拿一本很薄的经书给他。到田地里还得干活的,大概在干活休息的时候,就停一下拿着念一念。晚上回来跟他师父说:“师父,你给我换一本。”“你看了没有?”他说:“我看了,我都看完了。”他师父也懒得跟他说,又拿一本厚的,比之前多了三倍,他又拿去了。

第二天晚上他回来了,又跟师父说:“你再跟我换一本。”他师父觉得很奇怪:“你为什么一直换?”他就说:“我都读了。”他师父就拿那个经本在后边问他,随便问哪段经文,他都倒背如流,他师父才发现他的奇特之处。道安法师是中国最早、最有成就的一位大德。

人不可以貌相,但是他确实有这种本事。他不但信心坚定,戒行也清净,都是真实材料,但是自己很谦虚。凡是真正有德行的人,都很谦虚,他不认为自己很了不得,绝不会的。因为距离佛还远得很,连佛都很谦虚。佛是以一切众生为师,大家看到《普贤行愿品》,若没有众生,一个佛也成不了,要报众生的恩,所以要度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

比丘的五类

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五类:经师、律师、论...

佛门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

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

诸根寂静的难陀

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哪些供品不能吃

问: 斋跟素? 梦参老和尚答: 吃素就是不吃荤,不吃...

地藏菩萨曾用十三劫来勤修苦行

【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以颂问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佛教词典】佛智

佛陀的智慧。智度论说: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

【佛教词典】云门脚跛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记述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契悟道法...

在家念佛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

丛林中出坡的意义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气...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

必须走出妄想,才能够面对弥陀的光明

这段是《楞严经》,说一个人他依止妄想的过失。这个地...

【推荐】青年人应有的爱情观

做一个出家人是很不容易的,甚至于成佛更加不容易。例...

印光大师:药师法门仪轨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

人为什么会到妈妈肚子里呢

六道众生都在生死轮回中,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般...

学佛修行的11大禁忌

1、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

【推荐】念佛的确是一剂无上的良药

作为一名医生,我遇到过罹患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从医...

如何把「空假中」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 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