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功课必须定量定时,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梦参老和尚  2021/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功课必须定量定时,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我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决心,给自己定出功课来,定了一定要做到底。念佛不要泛泛的念,你一天或者念一个小时,完了这一个小时我念好多声阿弥陀佛,定时定量。如果不定时不定量,你渐渐就退堕了。同时自己得督导自己,不论什么灾难现前,不让它打破了你定时定量这个愿。这是你愿心,那你才能得到实际利益。如果你不这样子,泛泛的,就是我一天念佛。究竟念好多?

念阿弥陀佛。这是念佛法门。佛在八万四千法门之中,这是最方便的。其实佛说那些法都叫方便,都不是真实的,是从方便达到真实。但是这八万四千的方便当中,念佛是最方便,你行住坐卧都可以,这叫专注一境,把你心系念到念佛上头。这念佛的难处是在什么呢?难得一心,你能念到一心。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你自己进取心渐渐就没有。好比你一天定一万声,不论多忙,不论做什么事情,在客堂也好,在大寮做饭也好,不论你做哪一门供养大众僧的功德,你自己本修,就是你念一千声佛,一定要念完,那是你今天定的课程。

如果你这样做了,一天如是,一个月如是,一年如是,你念个三、五年你就明白了。明白了你自己的心,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号,就是所观想阿弥陀佛,渐渐能够融为一体了。这样才能说进修,到你临命终时你才有把握。

弥陀经也告诉我们,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得达到一心不乱。大家想想看,你生个病,或是长个疮,你都痛苦得不得了,那个心就乱得不得了。到你临死的时候,八苦交煎,你还能定得住吗?没有定,没有慧,你那阿弥陀佛能念得好吗?

现在很多人求善知识,我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大善知识,去求吧!你生到那去,不就善知识了嘛!在莲池海会里头都是善知识,没有一位不是善知识的,那就能帮助你善心不退。

你在娑婆世界要想修行到成佛,那是非常的难,非常困难。因为你随时转来转去、转来转去,一转又迷了、一转又迷了。至于生到极乐世界,他一生补处,一生就能达到成佛,所以说他的是胜方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满了吗

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推荐】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

【我闻遍知海。真实德无边。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

精进念《地藏经》,现世转化恶业

我有个弟子,银行亏空九千多万,没办法偿还,判刑二十...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

【佛教词典】比丘悭衣事

亦名:悭衣事、乐着衣服死为化生蛇还来缠衣 子题:化生...

【佛教词典】大悲咒

梵名 Mahākārunikacitta-dhāranī。又称千手千眼观...

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问: 请问法师,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

如何觅得真心

问: 请益法师,如何觅得真心? 宏海法师答: 我们常说...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星云大师:生命的春天

世间上最可贵的就是生命,最残忍的就是杀生。 生命依...

参禅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人生不堪回首,不要再想你的过去了

蕅益大师提出三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

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

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

怎样保持觉照

起疑情是一门很深的功夫,初学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