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业力感召、自心显现

2013/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业力感召、自心显现

同样一杯水,六道众生以及佛菩萨所见到的是不同的。地狱众生看到的是炽热的铁汁;饿鬼众生看到的是脓血;人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甘露;空无边处众生的境界里只有虚空,看不到任何的物体;识无边处众生的境界里只有一个意识而已;佛、菩萨看这杯水就是一尊佛,一个清净、圆满的境界。

不同的众生看同一物质时,为什么得到的是不共同的所见呢?因为这些都是众生自己业力的感召,自心的显现。若你要求饿鬼道众生见到水,除非他的业力清净了,否则是不可能的。

同样,我们人类也有各自不同的业,不同的因缘,不同的福报,所以就有各自的一些感受或境界。如果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按照自己想法去要求别人,就一定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你认为“我是这样的,人人都要这样”;别人不是这样,你就烦恼,这就错了。你现在能信佛学佛,这是你的个业;他现在不能信佛学佛,这是他的业,不能勉强。

他不信不学,你就烦恼,这就错了。你现在烦恼是因为什么?因为你不理解他人。你理解了,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明白真理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有智慧才能没有烦恼。

我们有业障、烦恼,所以显现在我们面前的境界是迷乱的,不清净的。这都是我们自己业力的感召、自心的显现。实际上,没有不清净的,也没有不圆满的。我们看到的是房屋、人,其实佛菩萨看到的就是清净的刹土、佛菩萨。

我们经常说“处处都是清净,人人都是佛菩萨”,但仅仅是在口头上说、道理上明白没有用,真正要达到那种境界很难。我们现在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不清净、不圆满的显相,是因为我们的业障还没有消掉,福报还没有圆满。只有当我们的业障消掉了,福报圆满了,才会达到究竟清净的境界,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

抱怨已然成了一些人聊天的主要内容,恶劣的天气、越来...

佛性为何没有因果,它是如何产生染污的法

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纠结很久,万法都有因果,佛性为什...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问: 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

你要做三件事情: 内观真如、离相清净、借相修心

当然,从佛法的角度,完全赞叹、完全诃责,都不中道。...

【佛学漫画】不要玩火

不要玩火...

不管信不信佛,善恶业力都是有报的

问: 六道受报轮回就是给人们受用的,不拜佛的人吃了鸡...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生命的未来,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也简单。它...

念诵《法华经》的六种功德利益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舍离懈怠心,应当用心听《妙法莲...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

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

【佛教词典】氍毹

济缘记·释忏法篇:“氍毹,兽毛所织。”(业疏记卷二...

【佛教词典】无学慧

【无学慧】 p1058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诸无学慧,谓阿...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离欲上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

【推荐】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

骂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

为什么只靠佛号,就能把弥陀功德转到我的功德

此则与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

安贫乐道,惟慧是业

现在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你学知识技能,把人生...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