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净界法师  2013/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差别:小乘佛法偏重智慧,他修无常、无我的智慧,他不偏重修福德;但是大乘佛法为了要广度众生,他修智慧、要修福德,叫二足尊,你一定要二只脚才站得平稳。因为有福德,你才有堪能性。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佛灭度以后一百年,印度有一个转轮圣王出现叫阿育王,阿育王这个人是佛陀在经典预言的转轮圣王,他的威德力,把整个五印度统一了,当然这个过程当中造了很多杀业,后来他归依三宝,就至诚的忏悔他的杀业。

有一次他想:我如果能够向佛陀的舍利子忏悔,这是我心中最大的愿望。这个时候他就问大臣说:佛陀灭度以后,那些舍利子都跑到哪里去了?大臣们说:佛陀的舍利子大部分都被龙王请走,都到龙宫去了。阿育王就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身为一个转轮圣王,我有这个资格跟龙王要一点舍利子,这不为过的。

他就浩浩荡荡带着广大的三军,到大海旁边呐喊,叫龙王出来见他,而龙王根本就不甩他,他也没办法,难到你要到大海去跟他理论吗!他只好回来。

回来以后他很沮丧,就找他的师父,他的师父是一个阿罗汉,那阿罗汉一入定就知道怎么一回事。这个阿罗汉就跟阿育王说:大王啊,你是一个国王,他是一个龙王,你不要小看这个龙王,这个龙王因为过去生持戒不清净,堕入龙身,但是这个龙王前生喜欢修福报,他这个龙福报修得很大,他的福报比你还大,所以你叫他出来,他不会甩你的。

阿育王不服气的说:我是转轮圣王,它只是一个龙王,它的福报怎么会比我大呢?阿罗汉说:你要不相信,你用二个同样一公斤的黄金,一个打造成你阿育王的形相,一个打造成龙王的形相,你放在天秤上看哪一个重?同样是一公斤的!当这个相状一出现的时候,诶,果然龙王的形状比较重。这个阿育王就服气了,福报不可思议,同样一公斤,二个是一样重的,但是相状变化的时候,龙王就比较重。

阿育王心中求舍利子的心非常的切,他就问他师父说:师父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急速的增长我的福德?因为我要赶快折伏这个龙王,我要请到舍利子。

他师父说:有二个方法是最快的,第一个供养大众师,佛陀灭度以后,这个大众师住持正法,是大福田;第二个修习十善业。一个是布施、一个是持戒。你从现在开始,你的话不要随便讲、行为要注意、起心动念都要注意,这样子是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当然,一个人心中有目标以后,他修行善业的力量是很强大,他就赶快收摄自己的身口意、供养大众师。后来二个天秤一样重了,再继续的用功下去,阿育王的重量已经超过龙王。

那个时候他师父说:你不要带大军队去,这样是没有用的,你只要带着一个侍者去就好,龙王就会出来见你。这个时候阿育王到了大海旁边,三弹指,龙王就出现了。龙王出现当然不是现龙的身体,是变现一个年轻人的样子,就跟阿育王问讯说:大王!你有什么指示啊?他说:我要请一些舍利子。龙王就分一部分的舍利子给阿育王。

我们现在思惟缘起:刚开始阿育王到大海去叫嚣的时候,为什么龙王不为所动?后来的三弹指,龙王听到这个声音就不安了,为什么?因为阿育王那个三弹指,有他强大布施、持戒福德力量的心力灌在里面。

我跟诸位讲一句实在的话:就着解脱的角度,那是智慧的问题;如果你有一个愿望要到众生的世界,在一个没有佛法的地方建立佛法,要让众生归依你、相信你所说的话,我告诉大家──你的福德非常重要,因为福德是有堪能性的。

大家会想:在积集福德资粮的时候,什么是最殊胜的福田呢?那当然是佛陀,十法界中佛陀的福田是最殊胜的。龙树菩萨说:一个众生如果能够生长在佛世,亲自供养佛陀,不但有来世的安乐,你今生就会有安乐的果报出现,不用到来生。

我们一般的持戒,你说持戒成就尊贵身,但是你现在不一定尊贵!因为你现在持戒是得来世福。

但是你供佛的时候,你今生的福报就会出现。为什么?龙树菩萨说:因为供佛会使令你心强境胜。因为你看到佛陀,那个境界太殊胜了,会刺激你强大的布施心,能布施的心强,所布施的境界也殊胜。

那你在娑婆世界,你不可能供佛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身为一个资粮位的菩萨,我们要积集福德资粮,我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果报体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去思惟,就是说我们在极乐世界的安乐果报当中,我们能够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能够快速的成就自己在菩萨道所需要的广大福德资粮。

而这样的一个功德果报,是在念念的念佛当中,念念的成就的,我们对这件事情要深信不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福报的来源

有钱时不必得意,没钱时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财至,福...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

给阎罗王的一块钱

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

印祖开示念佛方法

【知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

少许奉养父母就能得到大福报

《杂宝藏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久远世以前,古印度波罗...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不要去破坏人家的名利,不要去算计人家的财产

我们讲到说,不要去坏人家的名利,为什么呀?熙熙攘攘...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业报有四个根本的原则

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

心态好,运气就好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

【推荐】达摩大师破相论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经典上讲: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

【佛教词典】迷境

(术语)迷之境界,三界六道之内也。...

【佛教词典】死海

谓生死无尽,犹如大海般之无有边际,故称死海。无常经...

不能改变今生,但你可以改变念头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

持戒对治烦恼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

惜福长寿,奢侈短命

从前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个时辰出生,又同年...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处,概不出...

容人与结缘

每个人由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养以及成长的生...

这个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

我们修习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完全仰仗内心的...

印光大师显神通感化黑老大

顾竹轩,名如茂,生于1886 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乡人...

不悭财物长

恒思得慧根,恭敬得义理,无贪作事成,不悭财物长。(...

调适四大,除众病的方法

有师言: 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

准提菩萨形像的象征意义

准提菩萨的形像有很多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形像通常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