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2013/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学所在的地方,一南一北有两大禅宗祖庭,禅宗氛围浓厚。不但在我们这儿,就全国而言,禅宗根基深厚,早已深入中国文化。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自从达摩西来,禅宗在中国落地生根,经六祖之后大兴,“一花开五叶”。不管在家出家,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者不胜枚举,且留下众多公案。

由于这样历史的原因,禅宗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影响很深。其心性上的超越以及直观体会的禅味特别渗透进中国文人的心灵。因此,自古至今,文人雅士,或深或浅,大多都会修学禅宗,读点禅宗故事,参点禅门公案。所以,与身边的人一样,我学佛也是从禅门而入。每每读禅宗经典,每每品味禅门公案,都会得到很大的心灵愉悦。

其间,也曾接触过净土法门,也读过净土经典,对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也充满向往。但有的人说,极乐世界不过是化城,若想成佛,没有捷径可走,前边禅宗祖师大德,已经留下深深的辙迹,沿着路追着光走就是了。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我自己的疑惑:极乐世界“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楼阁街道都是七宝所成,好是好,似乎不如娑婆国土有生机。心想,大概这也是佛陀为了引诱那些喜欢金银财宝的人方便设喻的吧。有了这样自以为是的想法,对净土的兴趣也就淡了,甚至对自己在禅净之间这种游移和不坚定,默默生出惭愧心。

虽然如此,对净土还是未能断情,总有着若即若离的感觉,也时常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后来,由于不断的闻思,因缘时机一到,终于悟出:极乐国土的七宝世界是必然的!因为佛在《维摩诘所说经》中,已经明示“心净则佛土净”,当时佛陀还让与会大众看到了娑婆世界的本来面目,也是地平如掌、金碧辉煌的。佛陀因此说:“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在娑婆世界,我们都是盲者,但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再也不是盲者了,那里的人已经不是凡夫,而是三不退转的“阿鞞跋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心是干净的,是坚固的,是不生不灭的。万法因心想生,那样的一个心,当然生出来的就是那样的一个世界,不是七宝所成又能是什么?或者只能是比七宝更洁净、更坚固的东西所成,但我们不懂,我们只见过七宝,因此佛只能说七宝。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自然很欣喜,内心里也跟净土法门更亲近了,因此念佛也更积极了。念佛同时,也看净土经典,也看印光大师的书,也听大安法师的光盘。当然,禅宗的书也看,不是有一种说法么:“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那时也只是想当然的师心自用,并不知道参禅虽悟而未彻,都不能算“有禅”,并非指参参话头就算有禅了;深信切愿求往生才叫“有净土”,而非泛指念念佛就是有净土。)心想,这等于上了一个保险。不过这份保险,还是以禅宗为基础的,心底里还没有彻底归到净土这儿来。

真正的转变是在2012年初,我在北京讲课,讲的是《易经》。《易经》之所以有预测功能,缘于天人感应,卦以决疑,“感而遂通”。当一个人有疑问时,万事万物都是卦,都是答案,都在告诉你结果,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不认识。不管认识不认识,但道理如此:天地一卦。

讲这些,本来是让别人明白的,但是,别人明白没明白我不知道,我一下子把自己讲明白了。既然卦以决疑,到底是禅成就还是净土成就呢?我的疑问谁来答呢?天地有卦象来显示么?

这么一想,一下子有显示了,不仅是有显示,而且是大有显示;不只是现在显示,多年前就在显示;不仅显示净土卦象,也显示禅宗卦象。真的是“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啊!

且让我来说这显示: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禅定成就,靠自力参学;净土成就,靠外力接引。

先说自力成就,在像法时期,为什么自力就能成就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人的心灵状态是自由、安适的,是随缘就分的,欲望很淡薄,生活中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比方说,那时的人大多安居在一个地方,心灵也是安然的。即便出门,也多靠双脚,骑马骑驴坐轿是最好的了。即便这样,也随处是目的,“停车坐爱枫林晚”,有了好的风景,就可以不走了,遇到朋友,就直接跟着回家了。随处是风景,随处是目的,心灵是可以随处扎根的,所以才有那么多的诗歌呈现出来。整个大众都是这样一个心性状态,修禅的人自然更是如此,因此禅师的一棒一喝,或者一饼一茶,就可令人开悟。人生是随时的,开悟也是随时的。当下即是。不是当生成就,而是当下成就。也正因为如此,禅宗才能大兴于天下。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心灵也在变,变得跟以前大不一样。末法时期,我们人的心是浮躁的、忙乱的,欲望大,烦恼多。正是欲望把我们随遇而安的心破坏了,正是欲望把生活的目的凸显出来,强烈地凸显出来。是欲望制定了目标,这些目标反过来又加深了欲望。于是目的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直接,人就在这里团团转。为了满足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种种欲求,各种东西被发明了出来——汽车、火车、飞机、火箭、宇宙飞船、手机、电脑、电视、麦克风、空调、冰箱……各种工具,各种电器,各种设施,数不胜数。还有很多我们都来不及认识的不断更新换代的高科技产品,都是来满足我们的欲望的。而且这些东西,大的有专人操作,小的自己操作,操作起来都极简单方便,摁个键按个钮就行。由此我们说我们处在傻瓜时代。

傻瓜时代是个什么时代呢?就是外力时代,一切都是靠外力来实现,当然有自力的,但自力的效果就太差了。你要靠自力,你就不能有别人那样的成效。别人到北京几个小时,你骑自行车,几天到?问题还不在几天能到,主要是与整个时代不合拍。

人的生活靠外力,修行是不是也靠外力呢?应该这么说,连生活都靠外力了,修行能不靠外力么?

阿弥陀佛那里有“宇宙飞船”——般若之舟、慈悲之舟和福德之舟;有“无线电波”——这电波比我们的电波不知高级多少倍,遍一切处,没有盲区。船也好,波也好,我们只要按一个钮,摁一下开关就是了。这个开关,即是信心、愿心。信心起,就等于联系到慈船了;愿心生,就等于种下莲华了。只要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生起愿望,只要我们持佛名号,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我们管了,一切交由阿弥陀佛了。福德资粮不够么?智慧不够么?阿弥陀佛有无量福德,无量智慧,他来给我们做保证。有了这个保证,我们才可以带业往生。

想一想,真是万幸,幸中之幸,无过此幸。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时在末法,我们这些罪业凡夫,旧业新殃,不知造了多少?!在这样一个内心欲重、外境喧嚣,自我意识极度膨胀的时代,若想靠自力断惑证真,势比登天!多亏有阿弥陀佛来救拔我们,就像汶川地震,直升飞机临空,灾民抱着强烈的渴求、大声呼唤即是了。阿弥陀佛乃应世佛,苦难众生乃当机众,彼一呼,必有此一应。佛来救拔我们,我们也要积极响应,依教奉行。因此真信切愿,执持名号,就必然万分重要了。

这便是我深入观察、思惟后得出的结论,由此生大欢喜。

来自生活的启示肯定不会错,《金刚经》上也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表明佛的法身遍一切处,禅门中也有无情说法的公案,洞山睹影、香严击竹,砖头瓦块都能给人以大启悟。如今,万事万物都在叙说方便快捷的成佛妙法,我们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由此我想,俗世间的生活方式,其实不是单单为了生活本身,应该更有深意。人活着,在六道里漂溺生死不是目的,目的是经生死苦难,来悟知真谛。真谛是什么?真谛是生命的升华,进入不生不死的光明境界。所有的生活方式,其实都是在向人们宣说升华的道理和升华的方式,时时处处在告知,只是我们未能领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避免年纪大或病痛时,颠倒不念佛

问: 请益法师,很多人平时很用功念佛,但年纪大或者病...

不小心谤法还能往生吗

问: 谤法的罪很重,我们都很害怕。我们是以好心来弘...

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活到老

原文: 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

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

问: 请问法师,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为确保往生,命...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信息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极乐世界不能用业力去召感

净土宗的人有一个盲点,以为修福报就会到净土去,很多...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乘佛法「大」在哪儿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样样...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

【佛教词典】具定

【具定】 p0823   瑜伽十八卷二页云:云何具定?谓能...

【佛教词典】累障

(杂语)烦累障碍也。三论玄义曰:累障既深。...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命运多舛、诸多不顺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今生,为何有人善良厚道却诸事不顺,正直谦虚却...

舍命不一定解脱,可能还会随业受生

汝将谓舍命便解脱乎。不知识随业牵,又复受生。驴女马...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

僧鞋的来由

在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

刚入佛门,应先学什么经

问: 我刚刚入佛门,不知道先学什么经? 纯智法师答:...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孔子拜师的启示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享有极高威望。然而,孔子并没有...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善的链条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