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净界法师  2014/03/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领导一个兵强马壮的国家,在印度的十六小国当中它是非常强大的国家,所以很多小国要巴结它了。

那么隔壁的小国家就送了波斯匿王五百只白鹤,这个波斯匿王很欢喜,就把这五百只白鹤安住在舍卫国祇桓精舍隔壁的山林里面。波斯匿王度假的时候就到这个森林里面去欣赏这五百只白鹤的飞翔。

那么这五百只白鹤平时在空中飞翔,但是当佛陀在精舍说法的时候,这五百只白鹤就停下来,在树上聆听佛陀的开示。时间久了以后,诶,这个一入耳根永为道种,佛法的文字相,每一个文字相都带着佛法的道理在里面,文以载道,所以经过这个白鹤的思惟消化以后,它把文字的道理转成它内心的道理,转成心中的观照。

后来有一天这五百只白鹤在空中飞翔的时候,遇到了猎人用网子全部把它网住,就全部被杀死。杀死以后,波斯匿王很伤心啊,就问佛陀说,这五百只白鹤往生到哪里去了?

佛陀说,这五百只白鹤因为听法的关系而心开意解,往生到忉利天去了。

当天晚上,因为天人他是有神通的,他一到天上以后第一件事情,他会知道他为什么会往生到天上,他会知道,因为佛陀的教化。所以他以感恩心,晚上的时候来到精舍跟佛陀顶礼。佛陀为说四谛法门,讲到无常无我的道理,这五百只白鹤转成的天人当下证得初果,向佛陀顶礼以后又飞到天上去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堕入到畜生道是很难跳脱出来的,尤其是这种钝根的人。

我们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你那个明了的心会变成钝性,菩萨有一种钝根菩萨(跟利根菩萨),就是他没感觉,你跟他讲什么道理,他没感觉。他看到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也没感觉。那我们听经的人他的心有一种明了性,他是一种利根菩萨,他能够借事显理,他从事相的变化马上觉悟到道理而产生生命的调伏跟改变。如果我们今天没有听经的人,你一旦堕入到畜生道你就很难出来了。

你堕入到逆境当中,不要说畜生道,就算你在人间你遇到一个恶因缘,你没有智慧的人你也很难跳脱出来。你不能在生命当中产生扭转的力量,也就是说,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他生命是永远被动的,他必须在好的环境他才可以修学,他必须在一个好的环境他才可以增上。

一个利根菩萨,不管外境是好的是坏的,对他来说顺逆皆方便,因为他有一个敏锐的智慧来突破障碍。你看比方说五百只白鹤,它虽然有业障,但这些白鹤善根强,他能够从白鹤的身很快地转成天上的果报,从天上的果报很快地转成初果。

有些人生命的改变是很快的,你看他学佛没几年,他进步很快。有些人学佛了三十年,你看他这样子,还是这副德性,这个问题跟你的智慧有关系,因为你没有真正觉悟嘛,你还是活在信仰当中,你还是用信仰的心来学佛,那你进步就很慢啊。

我要提醒大家,不是说你先学佛你就先成佛,先走的人不一定先到家,这跟你这个乘有关系,三乘,成佛之道,这个法门,你的思考模式、你的智能就是车乘,你看你去OFFICE(办公室),你骑脚踏车可不可以到OFFICE?当然可以啊!你坐汽车也可以到OFFICE,哪一个快?当然汽车快。你培养一个好的思考模式,你在突破障碍的时候,在整个修学当中你就会进步快,因为你坐了一个快速的车乘。

我们绝对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钝根的菩萨,那就很糟糕了,你永远活在生命的等流性,你昨天是怎么样,你今天还怎么样,明天还怎么样。

从佛教的因缘观察,你宁可烦恼重、善根强,你宁可这样子,因为你烦恼重,你善根强,你还是可以突破。也不要说烦恼淡薄、善根钝,不要这样,这个不好。

所以说,你的生命的改变是来自于你真实的觉悟、真实的智慧,你才可以产生一个强大的改变,而这个智慧怎么来的?是听闻佛法来的,没有其它的方法。因为在我们的生命经验当中,很难得到这样的智慧,一定要佛陀的出世说法,一定要历代祖师把佛陀说的法加以整理,然后代代相传,这个忏公师父常说,佛祖一脉相承的佛法,它是有传承的。

所以说这个就是我们要研究教理的目的,就是从这个地方得到宝贵的生命的智慧,知道什么因缘是堕落的因缘,什么因缘是解脱的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没有听到佛法,人生就不能解脱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修行人都要牢牢的记住,你步入修行...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不肯听经

那么当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最好的心态就是把自己当...

思慧很重要,没有人可以取代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

不重视教理,最严重是净土宗这一块

看第二段,就讲出当初的一个错误的知见,有谬云:年少...

知识不等于证悟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

以恭敬供养的心来听法,这样才能够得到利益

这以下说明应该避免的过失,看第二段: 又者不应作意五...

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思维暇满人生》。如何来思维我们...

听闻了佛法,你必须去修才有用

我们诸位道友,我们现在要是帮助别人,劝化别人也信,...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

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观音、势至、涅槃...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原文】 智者入灭,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

给自己心灵的25个安慰

第一个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

【佛教词典】女身不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女身不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p0227 瑜伽三十八卷六页...

【佛教词典】密语

(术语)以密意说之语也,如如来说涅槃是隐如来常住之...

素食婚宴渐成时尚新潮流

周末要去参加朋友的婚宴。2011年,如果你周末想请人吃...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奉献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学佛带给我的改...

梦参老和尚自述

我从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岁时小学没毕业,由...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往生净土的三部曲

一、信资粮 首先,我们来听听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资粮...

吃寺院的饭会欠十方债吗

问: 有师兄说不能吃东林寺的饭,吃了欠十方的债,这个...

每个人的成就都是学习而来的

现代社会是地球村,和过去的时代不一样了,时间、空间...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

一念心性具足十如是

我们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所谓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

【推荐】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示未学)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众生迷...

以法自御为常富

信佛法众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诲。不愚不恚不放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