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2012/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budh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

所谓“烦恼即是菩提”,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妄想,其产生离不开众多因缘的和合。当我们看不清这些因缘时,烦恼就产生了。若能在众多因缘中保持智慧观照,烦恼就无从生起了。所以,烦恼到底会不会成为菩提,关键在于觉或不觉。不觉,就是烦恼;觉了,当下便是菩提。烦恼没有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菩提同样也是如此。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阿难尊者示现修行的苦恼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

何谓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菩提心中的佛号

心为修持之主 《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

改变风水其实就是要改变心

很多人都感觉风水神秘莫测,但是我所理解的风水其实很...

不是佛经不灵,而是你理解错了

我们经常会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地藏经》上...

把「牛」释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现

问: 佛教常说放下?什么是放下?怎么才放下? 一行禅...

【佛教词典】尼受大戒二部僧数

亦名:本法尼应由十尼带往大僧中受大戒 子题:二部僧具...

【佛教词典】内我

“外我”之对称。指存在自己身心之内,常一不变而能运...

心能与佛合,则娑婆转为极乐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 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对面不识佛菩萨

以前中国有个杜顺和尚,他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著...

【推荐】修持大悲咒的仪轨和功德利益

根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慈心不杀有好报,肾脏破裂能复原

大约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岁那一年的某一天,...

想学《楞严经》,要先放下这些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缘。当我们人寿越来越少,进入...

星云大师《有道者的心态》

道德,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一个人的仪表;一个...

【推荐】对阿弥陀佛的力量有怀疑

我们念佛法门,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别被淫欲骗了

淫欲是一切罪恶、耻辱、灾祸、疾病、痛苦、烦恼、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