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尽的财富来自哪里

2014/04/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尽的财富来自哪里

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不足以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

福田经云:“佛告天帝,九十六种道中,佛道最尊;九十六种法中,佛法最真;九十六种僧中,佛僧最正。” 盖由如来阿僧祇劫,誓为众生,众善普备,德慧成满,三界天尊,无能及者。其有众生,发一敬心,向如来者,胜获大千世界珍宝施矣。是为最尊,无上之道,故教善男女等,必须于佛法中种善根。

佛教导我们,命中有财富,应该去积功累德,以此财富去修无尽的财富;有智慧,应以智慧布施、奉献、供养一切众生,会得无尽的智慧。 要不是一个大福大智的人,谁肯把自己的利益舍得干干净净?没有人愿意这样做的。所以真正的大福,唯有诸佛菩萨在修。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常行布施就能富足,要懂得布施。你要是真的会布施,热心的布施,无条件的布施,你的福报可不得了,你命里头的财富倍倍在增长,你的财就愈发愈多。

我们施出去得越多,得到的也越多。也许这就是那条宇宙公理:“如果你想接受,就必须先要给与”。因为只要我们坚持分享,我们就会打开宇宙的慷慨之门,并吸引富足的洪流流向我们。

一个人的福报应该有多少,就会有多少。而布施出去的这一部分财富,相当于存放在“布施银行”里,“布施银行”是最保险得利息最高的“银行”。《地藏经》讲,这叫“舍一得万报”,也就是民间常讲的“一本万利”。

“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你要无条件地、快乐的在你获得精神滋养的地方布施,你就会激活这个财富秘密。

布施给那些帮助你触及你的精神世界的人们。布施给那些启发过你,服侍过你,治疗过你,爱过你的人们。布施,而不要期待回报,但是要坚信:回报一定会从某个地方来到你的面前,并且回报的数量会超过你的施予。财富乃是修财布施而得之果报,佛劝众生广种福田,即是修福。福田有三:

一恩田,对于父母、师长、和尚、阿阇梨等,于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报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长养谷物,故称“恩田”。

二敬田,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由恭敬而生无量之福,如田生谷物,故称“敬田”。

三悲田,以悲愍之心救助贫困,则能得无量之福。因此,有财富要布施供养,种三种福田,福报则生生世世永远享之不尽。纵然世界毁灭了,福报也不会毁灭。诸佛菩萨福报之大不可思议,原因就在此。

我们走在街上,有些乞讨人向你乞讨,你首先要明白,这些乞讨人是不种因(没有受过布施的教育),得的是贫困果。我们不应该学他们,要引以为戒;心要常舍,给他们一两元钱。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我们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种下的因将会长出相应的果来。一切的福田都在我们的心宅里面。

学佛人知道一生所作所为,就为了“修福与修慧”。释迦牟尼佛一生福慧双修,你一生也专做这两件事,果报就无比殊胜。

福中有慧,慧中有福,叫中道。真正的福慧,决定是真诚心,有一丝毫欺骗众生心,福慧都没有了。今后用真诚心对待一切众生,立刻就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佛菩萨护念你这个真心、真诚。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一个恶念都不生,来生就有大福报。这一生晚年福报亦会现前,你修积的太多、太厚,不等来生受福,这一生就现前。福决定是从善心、善行修积来的,要深信不疑。业障忏除后,积功累德。断恶修善,善不修不能成就真实福慧。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凡福充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

圣严法师《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是与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人的生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

出家人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

出家师父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在当今社会,这个问...

供养得福的一家人

佛陀在世时,有一户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仅和乐融融,...

给予不是放弃和牺牲

什么是给予?对佛学深有造诣的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家弗洛...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问: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

初学佛的误区

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

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佛教词典】颰陀和

(菩萨)又作婆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婆梨。菩萨名。...

【佛教词典】出生

(饮食)生饭之异名。出众生食之略。自我饭中出他众生...

四十八大愿——(第12愿)光明遍照十方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

【推荐】人生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我们一定要视之为身世无常,幻缘虚假,这是一种无常败...

何不往生兜率疑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注文】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

道宣律师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

当死亡到来时,除了佛法的功德,其余的都带不走

你思惟死亡的时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余的都带不...

初学者应读的几部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

【推荐】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娑婆世界的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沦在是世情的罗网中...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1.生平 远公大师(公元334年---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

【佛学漫画】打篮球还是踢足球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

拥有「正见」,也就拥有快乐

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