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2014/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娑婆世界的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沦在是世情的罗网中。祖孙情、父母儿女情、爱情、友情、兄弟姐妹情……难以自拔。

对于出离轮回苦海来讲,情是一难。“爱欲不重,不生娑婆”,《楞严经》中云:”男女情爱不过是汝爱我心,我贪汝色,以是因缘,生死相缚”。“情想均半,生而为人”,甜情蜜爱,求之不得,痛不欲生。

人说爱情是甜蜜的,好多人在这一世看不穿,所爱的人不能所得,便发愿言下一世再续前缘。你知道下一世续的是什么缘?你一句下世续缘的话,就把自己推入到无尽无休的轮回当中去了。轮回路险,天人福报享尽,尚且多入地狱。我们这些烦恼炽盛的凡夫在轮回里滚来滚去,进入三恶道是很容易的事情!

爱到极致便生恨,轮回当中,爱来爱去的人,几经感情波折,便很容易生忿恨。你看新闻,因爱生恨,横刀相向的还少吗?你不要以为在轮回中爱都是甜蜜的啊,在这一世可能你俩相爱,缠缠绵绵,因爱生恨哪,你俩在轮回当中整不好就结成一对怨家,生生世世你我相报没完没了!不要把世情看成是一个很美好的东西,这个世间的本质是苦空无常,人生几十年,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的!

爱,是一件很苦涩的东西,得不到时想得到,得到了又怕失去。就执着于这个呀。爱欲浓,世情必然就浓,世情浓,道心必然淡薄。你出离心就没啦!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出离心呀——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呀!厌离和欣求是一对相辅相成的东西呀。你如果被世情所缠缚,往往你厌离心就很难出来,厌离心出不来,论功夫,你修到阿罗汉的程度也不能往生啊。

真如吉禅师后身为宋钦宗,秦桧前世为雁荡山高僧,这些大师级的人物都要搞轮回,想想我们还沉迷于世情是什么结局,不言而喻呀,非常可怕!所以我们要看透世情,你整天烦恼这些没什么意思,整来整去就是六道轮回了,你知道六道轮回里,我们基本是在三途,你看你今天是个人身,因缘偶成而已呀!你在轮回里,三途才是家乡啊!所以这些世情非常可怕,我们要看透它,今天的儿女情长不要留恋!你要留恋,留恋阿弥陀佛!尽其一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什么麻烦都解决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

七天报恩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 欢迎大家来道场白华庵听法,...

把生命主宰权放弃,轮回就拿你没办法

我执它的引起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我执的情况有...

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乱动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对我们身心世界最...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清朝的玉琳国师,前世是一个十不全的书记师。因为受到...

出世法是身后事,何不等晚年再修习

问:淫欲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断。但出世之法,乃身后...

人的寿命真的很短促啊

今天已经是农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过一个...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

持名念佛的四大要领

一、极乐弥陀皆系的的实有 极乐世界,为依报国土之名,...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

冬令六款纯素补气补血汤

气血不调会导致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等症状。今天向考虑...

【佛教词典】共同品

因明用语。指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共同许可之同...

【佛教词典】净饭王

(人名)迦毗罗卫国之王,释尊之父王也。名义集三曰:...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

憨山大师《观音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

「不幸」的故事

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见人有难,难道不应该伸出援手吗

什么是善的难易呢?古代大儒认为:克制自己的私欲须从...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原文】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

这句名号对我们来说,就是命根子

六字洪名,昙鸾大师说是清净法身,真实智慧。清净法身...

真正地孝顺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十念记数法」与「都摄六根」

问: 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即是从一念到十、再从一念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