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诉苦与抱怨反而会徒增苦恼

妙智法师  2014/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诉苦与抱怨反而会徒增苦恼

我说过,我不是看破红尘来出家的,也不是因为愤世嫉俗。但我理解你的愤怒和委屈。当无明产生的时候,我们会对某些事情感到愤愤不平,惯于抨击和谴责,要求公平和正义,诉苦与抱怨是最常见的方式。但大部分时候,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带来宽慰,反而徒增苦恼。

我们为什么想诉苦,为什么要抱怨?因为聚积在你心中的愤怒、委屈与无奈需要发泄。想一想,你会找什么样的人诉苦和抱怨? 一个愿意倾听你、安慰你、理解你、对你的痛苦感同身受的人,远比那些否定你的想法、批评你、纠正你的人更能得到你的青睐,而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的善知识你不一定有福报遇得到。这种发泄意味着你在渴求对方认同你的感受,这是一种更大的痛苦。所以我常常建议朋友们,当你愤怒和委屈的时候,你宁可去向着墙壁大吼,去和你的枕头厮杀,也不要鲁莽地寻求别人的认同。因为“认同”会膨胀你的痛苦,而“否定”加深你的失落;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所有愤怒和委屈都源于现实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源于我们一直在和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作比较,越比越难过。你总是忍不住想:为什么你会降生在穷乡僻壤,拼死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城里朋友坐在一起喝咖啡;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卖力、更有实力,最终还是拼不过别人的钱包还有别人的爹;为什么你明明已经做得很认真很辛苦,却还得忍受别人的冷嘲热讽与颐指气使;为什么你明明就是对的,别人偏认定你是错的;为什么明明他就是错的,你还不能说他是错的?人生有太多太多惨伤让你充满愤怒、委屈和无奈,只能傻傻地责怪老天不公,命途多舛,却从未决定从各种期待中勇猛出离,也不明白众生的业力因果千差万别,比较是最荒唐的事情。

我遇到一位先天双目失明的朋友。他的妈妈悄悄告诉我:这孩子总是埋怨我和他爸爸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受苦。很多事情他想不明白,越想越痛苦,现在又患上了心理疾病。于是我给了他很多安慰,并告诉他:不是父母带你来的,是你自己选择要来,你利用父母做为载体来到这个世界。你所遭遇的一切,没有一样是父母与外界强加给你的。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凡事有因有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而命运就是一连串相续的因果。它完全由你自己掌控,自始至终和旁人没有多大关系,苍天也不曾给你设置障碍或给谁褒奖。

如果你想改变命运,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放下你的愤怒和委屈,学会平静地接受与勇敢地面对。接受就是新生命的开始。当你接受你的优点和缺点;接受你的长相与能力;接受家庭的美满与不满;接受环境的优质与恶劣;接受所有的赞叹与嘲讽;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接受生命中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一切,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接受所有可以改变或无法改变的事实。相信它们的出现都是你给自己铺陈的路途,都是为了丰满你自己。当你真心接受它、包容它、感恩它,你就开始变得安详、宁静而美丽。接受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你因此不再觉得愤怒和委屈,没有什么值得发泄与压抑,你会发现“接受”已经帮你治愈心灵的创伤与疾病!

这样你才拥有改变命运的能力,而不再与世界抵死抗衡。因为你明白了,这个世界没有问题,所有问题都源于自己缺乏智慧、缺乏慈悲、缺乏福报。你能做的,是努力地培植福报、积累资粮、消除业障,让慈悲与智慧得以增长,因为“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否则,再怎么拼命,都是误入歧途。

所以,请记住:别人不给你热饭,是因为你只有吃冷饭的福报;当你哭泣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要想想这个世上还有人没有脚;即使你无法看到太阳的色彩,但请不要错过感受它的温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

看开生死,没你想得那么难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

入海采宝七难喻

世间人入大海采宝,会遇到七种危难:一者,强风从四面...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

以淡定心去面对烦恼事

怨起于心,结于心,所以当了于心。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我看出家前后那些人生无常

出家后,有亲人看望我,说,你瘦了,天啊,你怎么瘦成...

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当下就是真如本性

明众生迷真成妄,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明妄是怎么生起,...

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三个:第一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佛教词典】不思议

(杂语)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虑在言议之外,谓之不思议...

【佛教词典】一识

小乘成实宗及经部主张众生唯具有一识,即总该一切一心...

火灾、水灾、地震、海啸的因果

这一次的灾难,我们就不禁要问,地震到底是什么因果?...

为什么古代禅师一句话就能令人开悟

问: 修行要长期熏修,可是为什么古代禅师往往只是一句...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三个小孩供养白珠

无量劫以前,一切度佛于世间弘扬佛法。一日,佛陀和弟...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

爱的眼睛都能看到

2009年11月最后一个周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莫克小...

五逆十恶也能感应道交

为什么这些五逆十恶的人,十声乃至一声佛号就能往生?...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缘起性空,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问: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大安法师答: 我们...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