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净界法师  2019/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再忍辱、然后再智慧等等?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的前后次第呢?把这个修学次第提出一个问。

因为它这个波罗蜜多有前后相生的理由。就是说,布施能够随顺引生持戒,持戒能够随顺引生忍辱。它有前后相生、相顺的次第。

六度的次第,古德有两个不同的注解。这个地方,本文的注解是偏重在它的难易性。从难易的角度是说,“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清净前前”。

“前前引生后后”就是说,你一定要先修布施,你才能够持戒,因为这个布施比较简单。你一个人连把多余的财物施舍出去都很困难,你这个烦恼那么重,你也没办法持戒。持戒是要约束自己。所以布施是比较容易。

透过布施以后,你这个人个性稍微淡泊一点,少欲知足,再持戒,因为持戒是长时间的。

诸位!持戒没有人说是持十分钟、五分钟的,那是尽形寿的;你布施三分钟就布施完了,所以,持戒是长时间的。但是你一个人对身业、口业有所约束,多少有调伏自己的力量,遇到逆缘的刺激你就比较能够安忍不动。你戒持不好,连身口业都管不好。你不要去管内心,内心不可能管到。

你内心能够忍辱,你就容易安忍不动,你就容易成就禅定的寂静。你有寂静的心态,就能够观照诸法实相。它这个是“前前引生后后”。

“后后清净前前。”当你持戒持得好,帮助你布施会更殊胜;你忍辱修得好,你持戒更庄严。后面的会反过来加持你前面的,会让你前面的功德更清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60岁法师17年献血累计8200毫升

8月8日上午,身着僧服的光孝寺首座释戒成法师神清气爽...

菩萨戒从天竺传入中土的故事

梵网菩萨戒号称千佛大戒,我们再珍视都不为过。而如果...

菩萨戒之说四众过戒

丙六、说四众过戒 这一条戒也是属于菩萨的重戒。也就是...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练,这种才是真功夫

过去有一个人他很会驶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专家,...

明海法师京华托钵记:一个人挎着瘦瘦的香袋,从住处走到大街上

(在北京街道托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明海法师几年...

嗔是在你心中活动,伤害的正是你自己

当然这是一个有相的观察,或者我们也可以根据无相的观...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

戒为无上菩提本,修行应一门深入

佛教弟子,不消谈得。就是佛教徒,但因为善根浅薄的原...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八句古言,开悟今人

1、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 --出处:《战...

捡拾零碎时间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来,面对死亡,想想你要去那里?想想...

佛门高僧——圆拙老和尚

绪言 圆拙老法师的声誉载道,已早为教内外人士所敬慕,...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佛教词典】我生已尽

【我生已尽】 p0648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我生已...

【佛教词典】密陀绘

为一种油画。即油中加入各种颜料,再加上干燥剂(称为...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会因聚缘而来。将...

觉得极乐世界很陌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您好,弟子愚痴,虽然非常想去西方极乐世界...

神经系统是受心理的影响

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

【推荐】法身功德在无漏 诸漏尽时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无漏 诸漏尽时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阴...

师父您出家时家人反对吗

问: 师父您出家的时候家人反对吗? 慧律法师答: 反...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来的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 讲出一个譬喻说,为什么有些人在...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

猎人与猴子

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