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圣严法师  2010/07/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无边、慈悲无边,完全没烦恼的境界。可是这样的境界似乎只有佛菩萨才能达到,凡夫能做得到吗?

的确,要做到“自我肯定”或“自我成长”,改变自己的观念,发挥优点,改善缺点,就可以做到。但是“自我消融”就很不容易,因为自我是与生俱来、根深柢固的,怎么消融得了呢?

而且一般人常常动不动就是“我”、“我”、“我”的,根本不知道何谓“无我”,而且还误以为自我消融以后,就不用吃饭、不用睡觉、不需要赚钱、也不需要工作了,其实,这种想法与感受都是错误的。

另外,也有人认为:“无我或是自我消融之后,就是菩萨,就是佛,我们普通人怎么可能成佛,那个层次太高了,我不想达到,我也达不到,想要成佛还早呢!”

一般人要成佛,当然要花很久的时间。凡夫做初发心菩萨还容易,要做大菩萨就很难了。大菩萨是证得无生法忍,且“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烦恼永远静止,慈悲和智能永远在运作。而这样的境界,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一位长老:“佛的境界或大菩萨的境界,能不能够解释?能不能够说明?能不能够让我们学习?”他回答说:“你不要做梦!”

想以凡夫的层次来了解佛的境界、佛菩萨的修行,这当然是在做梦!但是我们也知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话,也许现在我们还达不到,但是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目标,一步一步前进,而且既然曾经有人能达到那个境地,那么谁说我们做不到呢?

当然,要达到那个境地,需要预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可以根据经典里释迦牟尼佛所提出的几种方法,让自己慢慢从“自我成长”过渡到“自我消融”。而方法原则其实很简单,就是少一些自私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烦恼心,多一些智能心。当有情绪出现时,就要用观念和方法来调整、疏导以及化解,而这个过程就是在“自我消融”了。

自我肯定的同时,一定也要自我消融。有的人常常不经意会表现出骄傲、自负的态度,但是听闻佛法以后,懂得观察和反省自己的缺点,就会有惭愧心,也会变得谦虚;而且想到自己些微的成果和贡献,是由许多人共同促成的,有时是因为“时势造英雄”,靠环境造成的,有时是因为有贵人帮忙才完成的,不全然是因为自己的因素。能够这样想,渐渐就会转变自己的观念,而不再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傲慢的态度和习气,慢慢地就会转变为谦虚和惭愧。如此,自我就能够减少一点,自我也就消融一点了。

所以,自我消融是要可以用惭愧的心、谦虚的心,而一点一滴地完成。一开始从消融百分之零点零就好,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等到消融到百分之九九点九九九的时候,不就是大菩萨了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识别正邪》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

定课多少不重要,但坚持很重要

当我们能够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后,不能够得...

学佛的三大纲目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学佛的三大纲目》。这个题目没有什...

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

修行必须要清净你的心

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苦难吗?没有不高兴的事吗?你...

惟贤长老《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

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磨练,一碰到困难就抵不住了

修行办道这件事,首先在发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在...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

圣严法师:生气不能解决问题

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

【佛教词典】面墙担板

禅林用语。面墙而坐者,眼目局于一方;担板而行者,只...

【佛教词典】数门

(术语)数息门之略。即数息观也。圆觉经曰:若诸众生...

星云大师《忏悔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

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问: 法师您好!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

一人学佛,带动全家转运

爸爸和两个弟弟经常出状况,我不是替他们还赌债,就是...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问: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

活着没有意思吗

刚才,来了位中年人。一进门,他就对我说:前几天,差...

请衣服吃饭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

把自己当成自己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

小男孩的愿望

某个小乡村里,有位妇人生了一个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