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的是摩尼宝珠,不是路边的小花

净界法师  2014/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的是摩尼宝珠,不是路边的小花

如果你很年轻学佛,大概到中晚年福报会现前,佛教我们不断地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生命很快会改变,出现快乐的果报。如果你是发菩提心的人,面对快乐的果报是不迷、不取、不动,继续往前走,不会住在福报里,但是福报一定会出现,因为因果法尔如此。如果你一开始的发心就为了福报修善业,福报现前你就通不过去,住在上面就糟糕了,因为你发心不正,结果陷入了福报的陷阱当中。

你不能够说福报害人,很多人也是福报现前,他走得过去,他追求更好的东西。佛法修习是一层一层的,佛法会先给你比较低层的东西,你要拒绝档次低的东西,再往前走,它再给你更高层的,你再不要,它再给你更高层的,果报是一层一层出现的。你今生就开始享受放逸了,来生直接堕落了。因为你的善业提前起现行,你在享受福报的时候,烦恼开始活动,这就考验你的发心。你发心错了,今生直接陷进去,第二生就堕落。

第二种人比较晚学佛,善业相对修得比较少,福报到来生才起现行,你会很快乐,一定会放逸,绝对跑不掉,然后第三生堕落。因为你第一生造善业的时候,心就住在上面。痛苦不是马上出现,它在善业结束以后出现痛苦,可能是来生,也可能是第三生。要怪就怪自己,因为你一开始发心的档次不高。

《法句经》: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我们的生命所有的言语,行为由内心来主导。假设我们以清净的菩提心来发动我们的口业,随顺和赞叹别人做很多的慈善事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如果你发心水平高一点,还是会享受快乐,但这个快乐不会障碍你,叫作自在的快乐,而不是带业的快乐。有些人生活得很快乐,但是快乐不会让他堕落,他不为所动,他能够很快地从快乐走过去,得到后面更好的东西,他要的是摩尼宝珠,不会在乎路边生灭的小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

【推荐】怎样把福报留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福报的化现。福报可以化...

想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没有烦恼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我们的功课是什么?我们的功课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

大安法师: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

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看护病者,八福中第一福田

人在患病时往往力不从心、身心苦痛,特别需要关怀照料...

【推荐】为何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呢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

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一、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

【佛教词典】正等持迹

【正等持迹】 p0503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四、正等持迹。...

【佛教词典】玛尔巴(1012~1097)

Ma'erba   藏传佛教噶举派塔布噶举支派奠基人。原名...

「辗转施」的功德更大

往往有这样的弟子、这样的道友,若他给我一件东西,他...

崔沔的孝心

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双眼失明,他就倾家荡产到处求...

你能否刻画出自己父母的形象

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位画家为表孝思,既然父母没有留下...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

怀孕期间适合读什么经

一、怀孕期间适合读什么经 按照经典的记载,怀孕期间适...

最好的年龄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 电视节目拿这个问题问了...

揭穿5种关于牛奶的神话

上个月,一项关于巧克力牛奶可以有利于青少年从脑震荡...

八大地狱

八个大地狱。地狱大约分为三大类,即根本地狱、近边地...

如何防治禅病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难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惑障、业障和报障

障碍,我们修行的障碍,一般说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