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2015/0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十年来,忽视因果伦理的教育有关,与我们社会提倡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有关,许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让人们对因果律失去了信心,在价值取向上出现迷茫和混乱。有个朋友给我留言说:“这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到处都是竞争,人是自私的动物,同时还有点同情心。

我从小开始看到不平的事情,心中充满愤怒,但是我非常瘦小,无法抗衡,多年的体会让我发现人之初性本恶,如果自己表现出无私的心态,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傻子,他们就会来占你的便宜。长大后发现社会上这种现象更加多,如果一个人不厉害,真的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算八字的说我心不狠,发不了财,想想也是。”

这个朋友的思想现在非常具有普遍性,借这个机会,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以佛法的观点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业报境中的,所谓“依自业而活”。所以说,你感受到的“这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到处都是竞争,人是自私的动物,同时还有点同情心”以及“人之初性本恶,如果自己表现出无私的心态,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傻子,他们就会来占你的便宜”、“如果一个人不厉害,真的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等等现象都是你自己的业报境的显现,对于你当下的感受来说也是真实的。但关键是,你生活在这种业报境中,你的心又被这种业报境所浸染,以致于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让你得不到快乐、平和的觉受。这才是你生活的问题所在。

社会大环境是如何的,我们姑且先不去说,你的心以及你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才是重要的。你想改变你的环境,就得改变你的内心。佛法的观点认为外境是由我们的内心所感招的,所以要改变外境,首先就要改变内心,但是这种改变不是那个街头算八字的说的“心不狠,发不了财”,一颗刚强狠毒的心只会招致更为痛苦的外境,千万不要让一个混饭吃的耽误了你一生的选择啊!

一个人的性格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因为性格是外在的表现,犹如电脑显示器上所显示的种种形象;心是内在的驱动力量,犹如内存里运行的种种驱动程序。由此譬喻可知:外在表现的性格与内在的心念是同构对应的关系。有许多人以性格是注定的,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为理由,来拒绝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改造,这正是造成他陷入一种宿命中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

我们凡夫的心是念念迁流不住,没有一个定相可住。一个没有定相的凡夫心,怎么可能在外相上表现出一个固定不变的性格呢?所谓性格注定,是指我们的心念是相续的,我们当期生命所表现出的性格是受过去无数世生命中形成的一个习惯性反应机制所影响的,这种习惯性反应机制在佛法上称之为“业力”。我等凡夫为业力所逼迫,为性格所禁锢,自然就有了一个几乎固定的命运轨迹,称之为“宿命”。

相信因果律,但又不能倒在宿命论上睡大觉,任由业力来支配自己的生命轨迹。某一世被人杀死过,那么这一辈子也要杀人报回来吗?人是有理性的,正因为有理性,才能超越三恶道,尊崇于天地之间。我们的生命流程,是由因果与心念共同作用而成。如果只会跟随业力,随波逐流,那我们的理性在哪里呢?我们的心念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理解因果律,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因果律反而会成为某些人造恶的借口。人道的可贵就体现在人有理性的反思能力,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业力的支配。

一味地强调性格的作用,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被动地受苦受乐,殊为可惜。至于有些朋友所说“改变性格后还是自己吗?”这个问题,还是因为不了解“因果相续相生,业力不断”的道理而生起的错误思想。

首先,人的性格一直是在变化中的,只是这种变化是在一个轨迹、一个趋势范围内的微细变化,并且是一种渐变,使我们误以为它是固定不变的;其次,难道我们的诉求只是维持一个让你不幸福、不快乐的旧我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从何谈起?

改造自我、超越自我,不仅是佛法所提倡的,也是世间法所提倡的,我们要对得起自己宝贵的当期生命,就要从这一点做起,从当下出发,走上圆满解脱的菩提大道。虽然每个人改造命运的历程都不同,但有一点应该是我们改造自我、改变命运所要共同经历的第一步,那就是“信命、认命、改命”三个环节中的第二个环节:认命。从此,对自己所遭遇的顺逆境界,“一切做受报想”,处于顺境时,心存感恩、不骄不狂;处于逆境时,不抱怨、不对抗、不仇视,反躬自省。如此检点念头,至诚恳切,久而久之,自有拨云见日、性天开朗的一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横财不坚固

【原文】 杨槐亭前辈言,其乡有宦成归里者,闭门颐养,...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法的布施 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

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行善积德

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

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还敢吃鸡吗?

人猪合体 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

不要老是生活在怀疑之中

我有一个信众,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数...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要这样明因果

今天我们讲讲名词,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 简单地说谁...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值得珍藏一辈子的话

人生路漫长而短暂,只有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才可留驻生...

浅谈戒除邪淫的意义与方法

邪淫乃万恶之首,古往今来多少人深受其害感情不顺,家...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

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两种过失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

【佛教词典】见莲观自在

为密教四十观音之一。又作紫莲观音。即千手观音从持紫...

【佛教词典】二惑

(一)见惑与修惑。(一)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

你闻过世界上最妙的香吗

有一天,尊者阿难请教佛祖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是...

爱着心是痛苦的根源

《唯识学》有一个名词叫烦恼障,是说烦恼的活动能障碍...

圣严法师《多闻与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

亲近净慧老和尚的几点体会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无常的规律,人和人的聚散也遵循...

大醒法师《拜佛要诀》

为什么要拜佛 佛教徒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们拜吗...

邪淫为什么会障道

什么叫破坏善根呢?以杀生来说。你杀生,杀完了以后,...

念佛暴躁转柔,预知时至

清朝时有一位克勤法师,他俗姓蒋,是湖南省湘阴人。他...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问: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 帮助人、救...

这种大聪明与内在的性德不相干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多么洒脱的一句话,多么豁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