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净界法师  2015/06/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

这个地方要注意了!有些人对于观想的境界不熟,理论也不清楚,他也没有读诵大乘经典,不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一心所变现,“以躁妄心,急欲境现”,他就是以这种有所得的躁妄心,念佛赶快要能够看到极乐世界,或者希望能够感应到,在现生看到佛陀,你这一念向外攀缘的心是有危险的。为什么呢?此则“全体是妄”,你就依止妄想修行,你用你的攀缘有所得心来修行,这样子你的因地是杂染,你不可能去成就佛的功德,跟真心的功德,跟佛、跟真心都不相应,你这样子因地不真,已经伏下一个魔胎。要注意了!一开始就想要见到什么,你就伏下魔胎了!

【因兹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未如之何矣!】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这一切法都如梦如幻,万法唯是一心。你“妄欲见境”,你希望能够赶快见到阿弥陀佛,当然这一件事是好事,但是你这种有所得的心,会使令你内心躁动,心不寂静,修行的功德相是明了寂静,但是你的躁动,越念佛越躁动:怎么念了半天,阿弥陀佛还没有现身呢?这样子很容易引起多生的怨家,这个多生怨家,如果你跟他结的缘很深,你过去害他,杀他,而他现在刚好在鬼神道,你在人道,然后你在修行,这个时候就有问题,他在鬼神道,他就现作境界,他可能会现出恐怖的境界来恐吓你,也可能现出你贪爱的境界来迷惑你。

既然你最初的时候,你的内心就是有所得,你不知道这些如梦如幻,你的因地就是有这种取向的执着,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是魔业所现,你看到这种境界就生大欢喜心,内心就不安,开始浮动,这个时候,你内心一攀缘,就有空隙。

《楞严经》上讲:你内心如果是不动,就算魔王来,都不能干扰你。佛法讲感应道交。《楞严经》上说:魔王来干扰你,你内心不生取着,他拿你没办法,他无如之何,没办法。你自己要对他有取着心,才会感应道交。你如果情不自安,这个时候魔就附体了,他趁着你攀缘的那个隙缝,就进到你的身体,控制你这个心识,丧心病狂,这样子就算是活佛现身救度,也没办法了,这件事很危险!着魔了,你整着善根都破坏掉了!所以这个地方的问题就是在于“妄欲见境”。

念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我们念佛的目的,是要追求一心不乱,是要把佛号念得绵绵密密,明静而住,而不是在念佛当中看到什么,不是的!这个是一种副产品。但得本,不愁末,你念到一心不乱,你什么都有。一开始就想要看到什么,你迟早要出毛病,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着魔,都是我们自己有那个攀缘心,魔才有办法跟你感应到道交。

所以印祖很恳切地劝勉我们修行人:“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修行要老老实实,知道自己是业障凡夫的根性,不要只是表面上要求高超殊胜,结果本来是想要得到利益,反而受到损害。

——摘自《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逆境》

吾人生命的成长,要靠许多的逆境来磨练;当逆境来的时...

大寂法师:三种情形会让你生起退转心

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

真修行须受得勤劳,甘得淡薄

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须受得勤劳,甘得淡薄,耐得岁寒...

念佛有两个重点

我们这次净土宗的修学,有三种忆念,就是你必须要去观...

【佛学漫画】内观

吡钵舍那者:谓拣择诸法,最极拣择普遍寻思,周审观察...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妄想是心里的影子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进禅堂,修行办道也怕辛苦又怎...

无着得道

过去,佛陀住在阿毗阇恒河边。一天,有一位比丘来到精...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

欣求极乐的两个修观方法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

【佛教词典】苏摩国钵

钵之一种。又作苏摩钵(梵 somapātra)。据四分律卷五...

【佛教词典】加行精进

【加行精进】 p0526 如一切种精进中说。 二解 无性释七...

不愿面对的真相--一位白领居士的思考

刚出完差回来,好累,身体也累,心也累 为什么我会这么...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

四摄法在弘法中的运用

第一是布施 1、财布施 我们到一个地方弘扬佛法、建立...

星云大师《为绝症患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有时候会听到一种无助的声音,...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

如何放下烦恼

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在世,烦恼总是...

孝道是什么,该如何弘扬孝道

问: 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

慧律法师《断除四烦恼》

一、四烦恼 二、建立正确心态 三、结语 一、四烦恼 ...

流水有心终汇海——蕅益大师略传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

【推荐】多少次我们与幸福擦肩而过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

剩茶叶的再利用

一般大家喝过的茶叶都倒掉了,而且隔夜茶又不能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