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大愿法师  2015/08/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这一点是可能的了,而且是肯定的了。在无始流转的生死中间,我们跟一切众生都是有关系的了,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那在他做我母亲的那一世,他曾经慈爱过我,曾经也好像我今生今世的母亲这样关心我和爱护我,我们应该要知母念恩,要能够念母亲的恩德。我们可以想象,今生今世的母亲对我们的恩德。

母亲首先受十月怀胎之苦。只要是对这个胎儿有利的食物,哪怕母亲不想吃,她也勉强自己吃下去,完全地不顾自己;对胎儿不利的,哪怕自己很想吃,也不会去吃它;原来很喜欢的那些漂亮的衣服都收起来了。

在临产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了,跟鬼门关就隔一张纸而已,从死神的手里面夺回我们的灵肉,使我们来到这个世间。而且生下来以后,自己苏醒过来以后,第一句话并不是问自己的身体,而是问自己的儿子现在是不是好。

生下来以后,在婴儿的时候,为了照料这个婴儿,没有吃好,没有穿好;小孩子冷的时候就想怎样给他加衣服,怕这个小孩子受冷、受饿;乃至于这个小孩子在晚上睡的时候小便把这个床浸湿的时候,自己卧在那个潮湿阴冷的地方,把儿子放到干燥的地方去,所以费尽一切的心力来关心这个子女。

而且在小孩子能够读书的时候,又担心他的学习,担心他的学业;在儿女成家以后,生怕他生烦恼,尽自己的所有都给子女;当自己能力不是很够,东西不是很多的时候,就觉得很惭愧,觉得没有什么能力来帮助这个子女,尽自己的一切所有都拿出去!而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说好像父母亲关心我们这样去关心父母亲?甚至于说有没有给他做过一顿可口的饭,买过一件比较好的衣服呢?

这样渐渐渐渐深入地思惟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这样有一个孝顺的心,这是学佛的第一步。

所以我们说四大菩萨的修行方法,首先是地藏菩萨的孝顺父母的法门。地藏菩萨因地因为孝顺母亲而成就。进一步扩大,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时要生出一种大慈悲心来,甚至于菩提心来,而慈悲心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慈悲要以智慧为本体,没有智慧的慈悲那不叫慈悲,那是一种世俗的凡夫的感情。凡夫的感情以愚痴为本体,圣者的慈悲以智慧为本体,所以我们要有智慧是文殊菩萨的法门,悲智双运。十大愿王往生极乐这是普贤菩萨的修行方法。

所以我们思惟母亲的恩德,思惟今生今世的父母的恩德,更进一步再想一想,一切的众生无始以来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哪怕我今生的仇人,他也在过去生中曾经做过我的母亲,不过现在我们相互之间都忘记了,相互之间都不知道了,在他做我母亲的那一世也好像我今生的母亲这样关心我和爱护我,这样一想嗔恨的心就没有了。

乃至于我门吃的那些动物也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所以我们不要杀生,而且能够给你杀到的那些动物,都是跟你缘分比较深的,就是说它在比较近的几生中间都曾经是你的亲戚,你知道吗?你到街上去买一条活鱼回来杀,那么这条活鱼可能几辈子以前曾经做过你的兄弟姊妹,乃至于做过你的父母,只有跟你缘分比较近的人,你今生才能够遇到,所以不要杀生。

那我们想想一切众生都曾经慈爱过我、关心过我,那么这些如母的众生现在还在轮回中间受尽痛苦的煎熬,我怎么能够忍心只有我一个人去求解脱,去享受安乐,享受解脱的乐?我不能够忍心!要为一切慈母众生得到最究竟的解脱,也就是成佛,而发无上的菩提心,这是成佛的根本。为什么要成佛?因为我看到一切的慈母众生,一切曾经做过我母亲的众生,现在还在三界中间轮回受苦。那我不忍心,我希望帮助他们,但是我现在没有能力。唯有谁有能力?唯有佛有能力,福慧两足尊,唯有佛有能力。所以我要发愿成佛,有这种大能力来帮助一切慈母的众生。为利有情愿成佛这种心,是真正的菩提心,是我们成佛的根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

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

一别成永诀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这样的观察思惟就...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

亲人对佛法抵触,如何随顺他们

问: 身边至亲人如父母,十分抵触修学佛法,读诵礼拜...

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

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为悉达多...

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少说与多说

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

多闻佛法的重要

第一种,是我们要多闻佛法,闻思修三种智慧,闻法是非...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

【佛教词典】六观待

【六观待】 p0296 集异门论十六卷五页云:六观待者:云...

【佛教词典】能学一分

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唯能离杀。不离余四。...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

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该怎样去修学净土一法...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圆因法师《防癌手册》

防癌手册序 我得到了癌症,该怎么办? 我周遭的亲友很...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

心灵的漏洞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

要想离开畏惧所求皆满,应该这样去做

【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几位高僧大德对「念佛数量」的开示

善导祖师: 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过世的父母

问: 师父,我有个问题,就是对我们已经过世的父母。...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