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保护生命不杀生

2015/08/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保护生命不杀生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爱护花草、爱护小动物,用父母的语言来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应该去故意伤害它们;父母还用方便语告诉我,心慈则貌美,要想长大以后有漂亮的容貌,就要爱护小动物,后来我学佛以后开始明白了护生、放生的意义。不论是世间善法还是出世佛法,都教导人们不杀生,因为杀生不仅断众生的性命,更破坏了自己的慈悲种子,对修行是莫大的障碍。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受持的五戒其中第一条即是不杀生戒,目的在于长养慈悲心,视一切众生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手足,唯有如此才能修得像诸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才能成就佛道。如果一个人没有慈悲之心,时时对众生怀以杀生之念,这样的人不仅在学佛过程中不能深入体悟佛法,就算是行习世间善法也是有很大障碍的。

在观察其他宗教和世间善法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大多数宗教也都与佛教一样,都提倡爱护生命,这一善举是一切向善的示教与学科所共同倡导的,如佛教的五戒、八戒、比丘戒等都包含了不杀生,儒教所讲的仁也广义的包含了护生的概念。

保护生命不杀生从小处着眼即能利于社会安定,国与国之间也能得到和平共处;从长远看来不杀生能让我们培养慈悲之心,从不杀生的基础之上增益修行道业,从而最终走向解脱。不杀生从思想到行为都是需要逐步体会和完善的,先是从行为上不去伤害一切有情,其次推广至思想层面,例如不用过激的言语去伤害刺激其他人,在他人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帮助一切众生解决困难,这些都可看做是广义的护生。

在自身多年学习佛法以外,关于护生所带来内心的宁静是无以言表的,只有每个人去践行才能体悟到这种亲近感。当见到一只蚂蚁时,你觉得它也是怀着真诚与喜悦在你身边爬过,而不是那种惶恐;当看到前面落下的一只白鸽时,你会觉得它在与你嬉戏,丝毫没有为它带去畏惧。

佛陀在经教中告诫,对待一切众生都要平等,不因为对方身体渺小就去践踏,每位众生都具有佛性,都与我们平等的享有听闻佛法并且在未来成就佛道的权利。小至蝼蚁,大至猛兽,无不爱护自己的生命,保护众生的性命即是在帮助他们成就佛道,对于人类更不能怀有杀害之念,更不能教唆他人去杀害。不仅不能对诸佛、父母、朋友、贤能之人抱有杀念,更不能对虎、狼、猛兽有杀害的念头,能平等的看待一切众生,在未来每一位众生都会在诸佛菩萨的加被之下,不断增长智慧,最终成就佛道。

杀生同为十恶业之一,果报即是堕入恶道苦楚无边,在《三藏法数》中讲:“谓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是名杀生果报。”关于杀生的种种过患,在诸多经论之中有详细的告诫,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不杀生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力的去护生,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去帮助一切众生活得更快乐,施予众生以安乐、佛法。护生的心态即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论是否曾经与我们相识的众生,只要我们见到对方需要帮助,都要尽力去帮助他们,让这种护生所产生的强大的慈爱氛围带给每一位有情。

护生学修可以多种多样的,例如宣传爱护生命的重要意义,组织安排放生小组定期进行放生等。培养爱护众生的慈心才能包容、宽容、谅解一切众生,从而带来祥和的心境,看待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悦意,这样更能利于修行、更能长养一切道业。在我看来,无论是学习佛法,还是学做人,首先怀有慈视众生的心态,不杀生即是前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洗手间里的宴会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

国王与树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骄傲的国王。他要为他自己建造一...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

弃儿的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

慈悲与爱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

爱是没有分别的

佛教徒多数会念佛,但却不一定都能了解南无阿弥陀佛这...

吕颂贤博客承认已皈依佛教 坚持素食十几年

香港影星吕颂贤在博客中承认自己已经皈依佛教,并且十...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处处不满意又很苦恼,如何改变刻薄的分别心

《唯识学》特别强调分别变的重要,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

胃病患者饮食上要注意的11条原则

胃病患者饮食治疗是关键,应该注意少吃油炸,腌制,生...

妙莲老和尚《佛七圆满开示》

(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恭喜诸位!你们有福德因缘参...

【佛教词典】待众缘

【待众缘】 种子六义的第五义。种子生现行,必待众缘和...

【佛教词典】佛赞

赞呗之一。乃赞叹、歌诵佛宝之偈颂。若于法会之后唱诵...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宋释僧俊,俗姓王氏,京师人。出家后,不守戒律,未曾...

追求名利的心永远都没有尽头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

妄想如顽猴野马一样,该如何调伏

讲了不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我看有些人就没有用心...

尘埃里开出鲜花

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

圣严法师《无事是贵人》

问: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

【佛学漫画】一句佛号度迷津

梁维周于是听从他说的话,云丽法师从此每天募饭供给他...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

【推荐】信佛后没感应?其实这些都是三宝的威力

我们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讲求效果。像我们做生意讲,...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

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

第七个饼

世间万事不论成功与失败,好事或是坏事,都有过去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