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虚云老和尚  2020/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相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楞严经》

故有劫数难逃之报,岂独杀人当偿命,杀畜亦复然。如佛世时之琉璃王诛释种,释迦佛种族当为琉璃王所诛时,释尊尚头痛难忍者,果从何因耶?以琉璃王昔为大鱼,释迦种族是食鱼肉者,释尊昔为小童,曾以棍子敲鱼头三下,今故感头痛。释种是啖鱼肉者,故为琉璃王之所诛灭,如是观之,因果相酬,可惊可怖。

故楞严经云:“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食为本。”是故佛慈岂但及于人类,而慈及蚁子,佛法平等,无高下故。佛眼观之,大地众生皆能成佛。

又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

世间无知,互相吞啖,故如来制不得伤害生命,且蠢动含灵,皆有佛性,昆虫之属,尚不得害,况同类相残。

一切众生既皆有佛性,未来必定成佛,既是过去父母,亦为未来诸佛,岂敢伤之。凡愚俗子。但求自利,不顾人道之伤残,如孟子云:“矢人惟恐不伤人。”但求斗争之胜利,故有水陆空中之杀具。人心日形险恶,世道愈入漩涡,相杀相诛,何时得了,若不图挽救,竟成苦海。

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奈何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微,如影随形,如响应声,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

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刀兵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当知因果理微,不可思议。若信此理,杀心自息,举世若能持此杀戒,则一切杀具皆归无用矣。如来制此杀戒为首,无非欲令人人慈仁愍物,拔自他苦,同证常乐而已矣,杀戒之义略释已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抑心不违教法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

你造罪时心安理得吗

你因为忆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你在造罪的过程中...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

三灾八难

三灾有「大三灾」,指水、火、风之灾,以及「小三灾」...

对待坏人应该是嫉恶如仇还是包容随顺

问: 佛弟子对于恶势力、恶现象、坏人坏事应该是嫉恶...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佛教词典】导引

(术语)教导他也。唐高僧传(僧稠传)曰:栋梁三宝,...

【佛教词典】马鸣菩萨

马鸣,梵名 A?vaghosa。(一)又作马明菩萨。或称蚕神。...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

可以烧纸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吗

问: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尊重对方,检讨自己

见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对方不能和自己沟通。是别人...

圣严法师《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佛教有一句古训: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若...

心中妄念纷飞,要用什么方法对治

问:心中妄念纷飞,应当用什么方法对治? 答:佛在《...

高慢心所招感的三种地狱

佛陀把高慢心的人,他内心的相貌讲出一个譬喻说:如人...

最殊胜、最有效果的供养

一直以来有善士发短信、邮件和打电话表示愿意供养我,...

100个记住--慧律法师法语展示

1)你要想幸福,学佛听闻正法是唯一的一条路。世间再没...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

【推荐】佛经格言集萃

▲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