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邪淫的十二种危害

2015/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邪淫的十二种危害

明朝进士冒起宗,在注解《太上感应篇》中“见他色美,起心私之”二句时提到,看见他人的妻女美貌,便起奸邪的私心,只要一起这个念头,虽无事实,已难逃鬼神的祸罚。因为万恶淫为首,愚人不知道利害,便犯了这邪淫的罪孽。所以,戒邪淫,先须明白邪淫的祸害,于此陈述邪淫十二种危害,以提醒迷途:

一害天伦:男女各有配偶,这是天定的人伦。如果和配偶以外的任何人,发生了邪淫的心或行为,便是乱了伦,与禽兽无别。身为衣冠人类,怎么可以做禽兽之事呢?

一害人节:男女在一生中,最重“节”字,若犯邪淫,将令别人失节,瓦破难圆,遗羞终身。

一害名声:若犯邪淫,无论你做得多秘密,到最后一定事迹败露,无人不知,臭名远扬,被人耻笑,就连双方的亲戚,都连带受辱,没有颜面。

一害门风:犯邪淫者,双方的父母公婆夫妇兄弟姐妹乃至子女孙媳等一家大小都受羞辱,一门上下满面耻辱、缠心入骨。所以邪淫等于杀人三代。

一害性命:或妇女羞愤而死,或其夫气愤致死,或夫杀妻,或夫杀奸夫,或被在旁众人殴击致死,或因争风吃醋,互殴相杀致死。邪淫杀命的事例,古代现代均甚多,故绝不可邪淫。

一害风俗:邻里中若有廉耻丧尽、人面兽心的贪色好淫之人,使愚人看了榜样,朋比为奸,败害乡里的善良风俗,如此罪恶,定遭劫数,故绝不可邪淫。

这六样害,是害人的。

一害心术:淫念一起,各种恶念都生,如幻想心、迷妄心、贪恋心、嫉心、妒心、谋夺心、杀心等等,牵缠不休,因此,邪淫最污染人的心地,故绝不可邪淫。

一害阴骘:骘是定的意思,上天冥冥中有安定人的道理,就是本善的性,做人的胎元。邪淫伤天理、灭良心、败德丧行、祸乱常道,足以斫伤阴德、削损阴骘,堕落到地狱畜生的恶道,故绝不可邪淫。

一害名利:《太上感应篇》说:人头上有三台北斗神君,身上有三尸神,家中有灶神等,随时查核记录人的罪过,并禀报上苍。夜深人静做坏事,上天就不知道吗?例如李登犯了邪淫,被上苍削去了他状元宰相的福分。又如宜兴县有位木材富商,企图犯淫,设计夺人之妇,结果黑虎现身,咬去其脑袋。命中应该富贵的,因犯了邪淫,也要削尽富贵、沦为贫贱;何况福分浅薄之人,其下场更是狼狈不堪。

一害寿命:人若犯了罪过,寿命即被鬼神削夺。其中犯邪淫是夺寿最厉害的。何况贪好邪淫,身体精神必然耗竭,将导致惊恐死、劳瘵死、恶疮死、染病毒死。好色必死,必定早年夭折短寿,故不可犯邪淫。

一害祖父:若犯邪淫,便是抛损祖父相传的血脉,这是最忤逆不孝的。因为邪淫会败害家声、断绝祭祀,在阴间的祖先也因此成了没供养的饿鬼了,他们岂能不恨?故绝不可犯邪淫。

一害妻子:佛经上说,淫乱别人的妻子,将导致无子的报应。淫乱别人的妻女,将导致自己的妻女也被人淫乱的报应。因此,若犯邪淫,等于是拿自己的妻女去还债,且又会受到断子绝嗣的报应。过去有许多这种报应的例子,就是现在及未来,也必会有相同的因果循环,所以绝不可邪淫。

这六样害,是害己的。

以上邪淫十二害,不仅是从格言因果中,更是从我所目睹的事例中总结出来的。希望大家平日里就预先把祸患认清,才不至于临时迷昧。前贤说:“对色这一关,一定要忍,要坚忍,要狠忍。”又说:“常常想着人生病的时候、死亡的日子,邪念便消。”又说:“早夜点香一炷,静坐半个时辰,使猿心意马,渐渐调伏。” 倘若能时时记着邪淫十二害,再依照这三说来做,天天看看,经常想想,便是戒邪淫的良好方法。唐皋、罗伦、谢迁、王华能考上状元,主要因为他们能够坚决拒绝投怀送抱的女人;赵秉忠、周旋、冯京的贵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亲不犯邪淫。片刻间所关系到的祸福,岂不极大!这“她”字,包括婢女、仆妇在内。以前文昌帝君重降《阴骘文》说:“若与婢女,奴仆等发生邪淫之事,必遭天律的惩处。”

要知道,善人终身不贰色,视老者如母,视长者如姊,视少者如妹,视幼者如女。即使是对方主动来就你,你也一定要严加拒绝!守定远离邪淫十法:一清心地,二守规矩,三敬天神,四养精神,五勿目看,六戒谈秽语,七焚烧淫书,八节制房事,九勿晚起,十劝人共戒。前人有用刻送“戒邪淫单”的方式来戒淫的,内说:“每人领一张单,劝十个人,每劝一人,则有一人在单上签名画押,劝十人,则有十人在单上签字画押。足十个人后,将单具疏写于神位前,共誓戒淫!”这个法子最好,单式也容易做。

(寿康宝鉴白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经中讲邪淫的果报

佛在《善生子经》上讲: 【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改善命运的秘诀

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

横财不坚固

【原文】 杨槐亭前辈言,其乡有宦成归里者,闭门颐养,...

把握现在的因缘去创造来生

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

【推荐】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不平等

我们有些个道友财富很大,无忧无虑,什么烦恼看着都没...

常有吉神拥护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这两句是承上面的诸恶莫...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敬畏一切众生的生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

【佛教词典】波罗蜜多唯有六数

【波罗蜜多唯有六数】 p0793   摄论二卷二十三页云:...

【佛教词典】二护

(名数)一、内护,内者自己身心之心也。佛所制之大小...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

善导大师超越其他祖师,这种说法对吗

问: 听有些法师说,善导大师是开宗立教的祖师,是祖...

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问: 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

五分法身香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

在家居士净土早晚课的内容

一、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一天之中如何对治贪嗔痴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

李炳南老居士:报恩要及时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儿子到了四十岁...

佛像如何开光才灵

你要礼佛前,一定先要发愿。第一个愿发菩提心,要成佛...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智渡法师答: 现代科...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

心怎么会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呢

问: 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