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拙」一点,人生就会比较平安顺利

2015/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拙」一点,人生就会比较平安顺利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自称"拙僧",以"拙"自得,以"拙"自谦。其实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

一、大智若愚是拙:有的人深懂处世哲学,知道不该出头的时候不能强出头,不该显露锋芒的时候不要锋芒毕露。平时总是表现出愚笨的样子,其实他冷眼旁观、分析局势的变化,必要的时候,总能一语点醒梦中人。

二、难得糊涂是拙:郑板桥先生一生为官,自有一番心得,他曾以"难得糊涂"四个字,卖给有钱士绅三十两白银。其实,"难得糊涂"何止价值三十两银子,能懂得此中之妙的话,可说一生受用无穷。

三、装聋作哑是拙:有一次,六祖惠能大师集合大众说:"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得否?"神会禅师即刻站起来回答:"这个我知道,是诸佛的本源,是神会的佛性。"六祖听后呵斥他:"跟你说过,无名无字,你偏要唤做本源,偏要唤做佛性,你就是将来有出息,也是个知解宗徒,也只是个知识分子!"所以,有时候装聋作哑是比语言更高的智慧。

四、以退为进是拙:有的人,利益当前,明明可以抢占,却放弃;明明可以高升,却后退。有人以为他放弃机会和成就,太愚笨了。其实他深知"进步哪有退步高",所以一点也不笨。

五、呆若木鸡是拙:有一位斗鸡师名叫纪省子,训练斗鸡远近闻名,他接受周宣王之托,训练一只勇猛无比的斗鸡。数十日后宣王催问结果,纪回答道:"还不行,此鸡生性自狂自傲,只会虚张声势,其实遇到强者,不堪一击!"宣王等了多日,再问如何?纪回答道:"还是不行,此鸡沉着不够,一听到其他鸡叫就会冲动,还不是大将之风!"

又过多日,宣王再催,纪回答道:"大王!现在仍不行,此鸡一接近其他鸡,就会气昂昂雄赳赳,如此匹夫之勇还不是最好的斗鸡。"最后,宣王失望,不再催问。一日,纪省子主动向周宣王报告:"大王!任务已完成。此鸡现在听到其他鸡啼叫,恍如不闻;见到其他鸡跳跃,恍如不见,简直就像一只木头鸡,气定神闲,已是全能全德。其他斗鸡只要见到它,就会落荒而逃,不战而胜,这才是真正的斗鸡。"可见,"呆若木鸡"非拙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慨叹:"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可见"拙"一点,人生比较平安、顺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生原来是一场梦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

生命的无常,就是这样迅速

死无定期,分三: (一) 思维南瞻部洲众生寿命不定。...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目录 : 序言 第一难,贫穷布施难 第二难,富贵学道难...

生老病死颂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 凿开混沌通身瑕,踏...

曾国藩的观人四法:信、气、理、言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并不多,曾国藩应该...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人生的目标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

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伎:古泛指...

参禅破宗门三关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

弘一大师《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

【佛教词典】择灭非择灭无常灭三种差别

【择灭非择灭无常灭三种差别】 p1375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

【佛教词典】六粗

(名数)明众生迷妄之生起次第由根本无明而生起业转现...

慧律法师《佛教与轮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

以鼓励代替责备,以赞美代替呵斥

在《厚道》中,星云大师讲做人做事成功的一些基本准则...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如本法师: 佛陀的弟子有两大类:一...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

如果没有业力的存在,你会积极修行吗

如果你是凡夫,你用任何理由生气,情绪有能、所,就会...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

对老鼠、麻雀、昆虫要有布施心

对这些老鼠、麻雀、昆虫,我们要要有怜悯心,要有欢喜...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 一是...

不要摆张郁郁寡欢的脸给世界看

藉着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

李圆净居士:护生痛言

一、 天地之大德曰生,世人之大恶曰杀生。这是古人昭示...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

把每一天看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认为我们的生命一直处于倒记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