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念佛法门有两种

净界法师  2015/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念佛法门有两种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修念佛法门有两种:一者专修;二者圆修。

专修是什么?就是临命终的人,或者说年纪大了,你要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样子是法不契机。要怎么样呢?“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用第十八愿来摄受他,三业专修。你这个时候讲什么都没有用,不是叫你赶快去布施,来不及了!往生不是靠资粮力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这个时候你遇到年纪大的人,你就告诉他说:“你内心当中只要做一件事情——把你过去忘掉,想你的未来就好,就是顺从本愿,‘欲生我国’。“所以他这个时候,善导大师所提的三业专修就很有效了。

这个时候什么叫顺从本愿呢?身业专门礼拜阿弥陀佛,其他的佛一概不拜;口业专门称念阿弥陀佛;意业专门观想阿弥陀佛。万修万人去,这叫三业专修。

第二个是圆修。看蕅益大师的意思他是选择第二个。什么是圆修呢?就是以一门圆摄百千法门,以念佛为正行,以戒定慧整个波罗蜜为助行,他提出了正助双行。但是在这个地方要至心发愿。

三业专修所强调的是一种信心——至心信乐;这个圆修所强调的是——至心发愿,强调的是愿望。

但是专修和圆修当中,要拣别另外一个叫杂修。这个杂修是说有些人是今天念地藏王菩萨,明天念观世音菩萨;今天诵《地藏经》,明天诵《金刚经》。法门通通没有错,错在他的心态没有“信愿具足”。你的目标没有明确,那就完了!

那你既不是至心信乐,十八愿也不摄受你;你也不是至心发愿,十九愿也不摄受你,那你就由业力来摄受你。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净土法门要么强调信心,要么强调愿望,其实这二个都是有具足,只是有所偏重。所以窥基大师他综合第十八愿跟第十九愿,讲出一个总结,他说:”彼方精微,欲往实难;佛力加持,去之甚易。”极乐世界若实论之是一个非常精妙的地方,要往生是很困难的,那是连阿罗汉都没办法去的。但是怎么办呢?佛力加持,去之甚易!

你一定要去触动阿弥陀佛的本愿,唯一的选择就本尊相应法,那么触动弥陀的本愿,从经文当中来看,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选择至心信乐,顺从本愿;第二个,你选择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选择至心发愿。

这二个我们净土宗的思考模式跟修禅宗,跟天台宗的差别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它们都强调正念,都是在心地上下功夫。但是诸位要知道,你修天台圆顿止观也好,修禅宗也好,他的心是观察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所有的天台止观、圆顿止观都是在探讨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你原来是什么东西、你父母未生之前什么是你本来面目。

净土宗刚好相反,净土宗不问你的过去,你过去造善也好,造恶也罢,它的重点是你将往哪里而去。它不问你从什么地方来的,它问你以后要怎么样,你将往哪里而去,你是不是真实地归依阿弥陀佛、真实地愿意求生净土,这是成败的关键!

所以在大乘的修心法门当中,天台宗是去找他的过去,净土宗是找他的未来,这个地方大家要把心地法门抓到。净土宗是既往不究,它不管过去的,但是你未来很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

不要因为念佛太简单,就认为它很低级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推荐】愿力变事实--往生者的托梦

在肿瘤科当医师的时候,我总是拜托总机小姐白天上班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启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

净业行人的遗嘱样本

XXX、XXX、XXX,我的亲人们、孩子们: 今天我趁着身体...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

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有个善太郎,这个人是修净土的,专念阿弥陀佛,他...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在爱情中成长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推荐】婚前同居的危害

婚前同居通常是指男女在恋爱过程中,未经结婚登记,而...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

【佛教词典】信行

(540~594)隋代僧。又称三阶禅师。为三阶教之祖。魏...

【佛教词典】辟鬼珠

(物名)避恶鬼之宝珠也。称仁王经之功德。见仁王经受...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

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转世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

圣严法师《对自己的良心及奉献负责》

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般人大多是为了自己而...

把杀生的过程变成做佛事

这几天老是有人问小虫子或者叫害虫要如何处理?的确刚...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很多信众喜欢去寺庙进香拜佛,但对相关礼仪并不是很清...

切莫毁谤出家人,龙天护法定不饶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

蕅益大师: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序 如来圣教,虽则法门无量,随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

从坛子看人生智慧

四川人爱泡泡菜,其制作的关键就是要把蔬菜装在坛子里...

惟贤长老《念佛与悲智兼修》

我昨晚上听到你们都在念佛,念得很久、很诚恳,这是很...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