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净界法师  2022/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们赶快离开。出离很潇洒,灭火却很痛苦。请师父慈悲开示,怎么样才能一边有效灭火,一边潇洒出离?

净界法师答:这个〈譬喻品〉的火宅喻,它讲到火,其实是两种火,一个是内火,一个是外火。内火是由我们的颠倒妄想,就不断地打妄想,就是躁动不安;外火是由业力所变现的果报。你会变成一个人,可能是个男人,是一个女人;你扮演什么角色,你是父亲角色、母亲角色。这个就是有他的业力的牵动。

内火跟外火一般是这样子了。外火,就外在的环境,你只能离,你没办法灭。就是说,外境是非常复杂的,因为牵涉到你的业力跟众生的业力。相逢就是有缘呐!今天他会做你的亲戚、朋友,这个业力一定是非常复杂的互相牵扯。

学佛你要永远知道一个问题:千万不要想去改变任何人,千万不要,包括你的儿子,千万不要。你只有放弃主宰!所以,外火是不能灭的,外火只能够远离。就是说,外火牵涉到众生的共业,所以,离,指的是外境。

当然,你说那我放弃了外境,那我就没有努力空间了。当然,就看你的年纪了。其实这个世界上就这么回事,人生就是选择,你如果要决定想往生,那你就要放弃很多东西,你要过相对淡薄的日子,因为你很多因缘就不能去启动。

这个因缘法是这样,它就像一个盒子,你要么没打开,打开以后就不归你控制了。就是说,你这个儿子一生下来,他怎么样你就没办法控制了。因缘法就是互相牵动。

这个因缘你要么别惹,你惹上那就不是你的控制范围了。所以,印光大师要我们晚年少管闲事,是非常有道理的。就是说,你启动一个因缘,对你自己来说就多一道的问题。所以外火叫做离。

那内火呢,你是离不开的,你不可能逃避你的妄想,你连做梦都在打妄想!所以内火叫做灭。你要有调伏的方法,修四念处或者安住佛号,你要有一个法宝。这个我们就不说了,你学佛那么久,你心中一定有一个家让你靠的。

所以简单来说,你要是年轻,你说,师父,我现在还没有去拼事业,你就叫我远离,那生活就是个问题。就是说,你到一个年龄的时候,你就要注意,外在的火你是惹不起的!你惹不起的!你只能够离开它。说实在的,你改变不了外境,你改变不了任何人,你也改不了任何环境。

诸位你想清楚,佛陀不是叫声闻人离开三界,他是叫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全部离开。

说菩萨不是“生生世世”吗?菩萨“生生世世”,对不起,那不是指你,是指法身菩萨,那叫历事炼心。法身菩萨来到娑婆世界,人家叫做庄严佛土、成熟众生;你现在是跟人家到处流转。

我们回忆一下〈譬喻品〉,佛陀是开出三车,羊车、鹿车、牛车。这个牛车是给谁坐的?菩萨坐的,要修六度。其实凡位的菩萨,我们看《法华经》的意思,表面上在度化众生,其实重点不在度化众生,佛陀让你修六度,是让你离开三界的。所以智者大师说得好,初地以前都是在自利,你在帮助别人只是个过渡,你是靠帮助别人来增长你自己的出离。

《法华经》读一读,看看佛陀是叫谁离开三界?叫三乘的诸子离开三界,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当然,有的离开快一点,有些离开慢一点。但是佛陀的意思,你们三乘人都赶快离开,因为这个火你是惹不起的。

谁可以回入娑婆度有情?法身菩萨可以!因为法身菩萨他是法身,他那种我空法空,他心中已安定在“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那个火是不能烧到他的。但凡夫我们惹不起。

所以,外境叫做离,内心叫做灭,因为你内心的妄想你也离不开,你只能面对。

《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自我意识太强的人,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

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因为你...

什么是佛法

问: 什么是佛法? 慧律法师答: 佛法很深、很广也很...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问: 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问: 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

大安法师:讲预测和问灾难是否正修

问: 我们有些同修很喜欢大谈感应,或讲些预知,问灾...

为什么我们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如果有一个人,我们没有惹过他,但他一直给我们出难题...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略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8句老人言,9句悄悄话,10句贴心话

8句老人言: 一、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魔作沙门的十个征兆

一、虽名出家,但舍弃出家法。到俗家中住,不依出家法...

【佛教词典】行

(一)梵语 sajskāra,巴利语 savkhāra。音译删迦罗、...

【佛教词典】至诚心

(术语)观经所说之一。真实愿往生之心也。...

发自内心的礼貌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

合十的意义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

信解和胜解的区别,怎样对佛号产生胜解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

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

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

【推荐】法身功德在无漏 诸漏尽时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无漏 诸漏尽时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阴...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功德不是被地震破坏的,而是被后悔心破坏了

佛陀说六根跟六尘接触,那个感受跟想像是没有体性的。...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