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净界法师  2016/0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

临命终的时候,就算我们冲过了烦恼关,我们能够保持善念,甚至于正念,这个时候要赶紧的依止信愿的善根,还有持名的福德,以多善根、多福德的力量,能够感应弥陀的摄受,使令佛慈悲愿,能够现前慰导,使令我们心不颠倒,自在往生。佛陀见到众生在临终,有这种生死业力这一关,还有烦恼生死这一关的痛苦,所以特为保证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来导行故也。这个“愿”就是一种善根力——发愿求生净土,发愿愿离娑婆。

我在佛学院有个老师,他老人家叫做上性下梵老和尚,他作了很多净土宗的著作,他往生的时候我们在身边,我们所有的弟子都在身边。他老人家是得到两个癌症,但是好像没有太多的痛苦,他大概知道他是癌症的时侯,又活了大概三个多月就往生了。他往生的时侯,刚开始,是有一点挂碍,有一点痛苦,看他的表情,当然一个有善根的人,我们稍微开导一下,诶,就把善根给启发起来了。启发起来以后他就提佛号,提佛号以后呢,诶,他的相貌就改变了——非常安祥!我们感到佛光的照射,我们真的感受到弥陀本愿的摄受、对他身心世界的摄受,看他安祥的样子,所以他果然在安祥的样子中往生了。

所以我从性公的实际例子,我得到一个答案:临终它是两种力量的结合——自力跟他力的结合。你自己要先冲过烦恼这一关,你自己要先提起善根。那么只要我们把佛陀的光明,引到我们身心世界,那后面就简单了,后面就是佛力的问题了。但是前半段是你自己的力量,我们临终的时候,前半段是靠自力,后半段就是靠佛力了。但是你前面的自力,如果没有做好,佛力就不会现前了,就没有佛力可言了。

所以你说净土宗是他力呢?还是自力呢? 两个都有。我认为净土宗应该合理来说是自力跟他力的结合,两个力量的结合。因为你起颠倒,阿弥陀佛想进来都进不来,你的心根本没有准备好,“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你的心乱七八糟的,他怎么进得来呢?两个磁场不一样——一个是颠倒妄想,一个是清净庄严,这两个怎么能够随顺呢?我们达不到佛陀的境界,起码你要随顺、相应,你的心要随顺于清净、相应于清净,就算我们不清净,至少要跟清净的法随顺,所谓的正念分明。所以净土宗是自力而带动他力,以心力带动佛力,这样的解释比较全面。我们做好准备,把佛陀的功德引进来,然后剩下就是佛陀,帮我们摄受、开导,把我们带走,我们做的是前半段,后半段是佛陀做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鹦鹉往生的事例

八十年代包头有一只鹦鹉,是一个爱好鹦鹉的人从四川重...

净土法门要常作得生想

作得生想是很好的念想,我一定能往生,我决定能往生。...

感应有四种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

大安法师慈母往生记

关于助念问题,我可以把我一次助念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

两个念头,酬偿两次生死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

【推荐】闭关十天念百万佛号的真实体验

净宗祖庭东林寺举行的10天闭关念佛活动真是太殊胜了,...

【佛教词典】欲魔

(术语)淫欲之恶魔也。楞严经九曰:有欲魔入其心腑,...

【佛教词典】无漏道

梵语 anāsrava-mārga。又作出世间道、圣道。为“有漏...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

马云:在创业道路上永不放弃

和张朝阳、李彦宏、史玉柱、丁磊、马化腾这些打小学习...

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梦心消失的时候,你醒过来,看那个人事,觅之了不可得...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

修善如爱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不仅...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不同意乐

布施的对境略有十种: 一、亲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佛教不是说的,而是行的

古来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这现在出家的人...

高僧佛图澄尊者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

放生条件不具足,有哪些方式可替代呢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 如果没有...

印光大师嘉言录--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