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大愿法师  2016/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法。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个立场的不同?很多人还是在我见的立场去给人讲佛法,在我执的立场去给人讲佛法,那样一定效果不理想。我们要说的一定要是对方想听的法,而不是我要讲的法,不是发泄你想表达的,拼命去灌输给别人。你那样就是一种控制,还要人家接受你。用控制的人一定是用大脑思维的人。灵性思维的人,不用控制,只有尊重、只有欣赏他人。

佛陀是应机说法,即随众生的根器而予以启发。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会跟人家起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是我见。我见怎么体现?就是讲话的时候,讲我想要讲的,不是讲人家想要听的,这个我见我执就在其中,这个争吵就开始了。旁边的人就劝架,你不要计较了,他是个好人,他心是好的,不过说话就尖刻了一点。哪里有一个经常伤害人的好人呢?这就是我见,我见我执就在其中。所以,我们要以关怀为出发点,为他人的心灵解套。他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么你就能够为他心灵解套。

为什么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容易吵架呢?就因为大家都一直活在表相的世界里面,都是在用大脑思维,都是在用以前的记忆和知识来解读对方,而从来不肯活在当下去了解对方的心。为什么?因为他恐惧。他恐惧什么?因为他不知道灵性生命,所以他觉得我没有一个东西抓住去解读这个世界,我不晓得怎么办。因为恐惧的缘故,他只好调动过去的知识来解读对方,大家都有我相,这个矛盾就起来了。

为什么夫妻之间总是不和谐,总是吵架呢?因为大家总是活在表相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活在灵性生命里,不了解自己的心,也不了解别人的心。不了解自己的心,就是没有智慧;不了解别人的心,就是没有慈悲。你看一个人又愚蠢又冷漠,是不是天天都烦恼、痛苦呢?所以,我们看到佛陀说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就要受到启发,我们就要从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深入了解他们所说的话,感受到他的心。

这样就是深入地在生活之中运用金刚般若的法门。有没有看到佛陀说金刚般若法门在哪里修?在生活的当下修。我看到一朵花也能修;吃饭我也能修;喝水我也能修;看到一个人我也能修。任何时候都不起烦恼,任何时候都常生智慧,久久功深,就能够内心不违实相,外顺机宜。外,随顺众生的根机,依世俗谛假名宣说,而实无所说,才是真正的能说般若法者。否则,只是取法相而说,只是宣说相似般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

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

办公室的两舌与中伤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对人对己...

人争一口气

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

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

用欢喜心降伏你的自卑与嫉妒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

想要获得尊重一定要先尊重他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自然人恒敬之。在你想要得到别...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

为什么会产生魔境

这以下第二段就正式说明致魔的因缘。这当中有两段。先...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

来生怎么样就要看你今生怎么做了

你的来生会是什么样子呢?贫穷还是富贵?健康还是多病...

【佛教词典】四恶趣

(名数)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也。又云四恶道。...

【佛教词典】抽解

抽身解衣之意。又作抽脱。即自列众中抽身而出,脱卸袈...

极乐世界为何没有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问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

自心念自性佛

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担,自己念了,阿弥陀佛佛性...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

跟佛陀结缘,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供佛它是怎么样,借事显理。就是佛陀不在了,那佛...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问: 《印祖文钞》里我似乎记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

极乐世界的天人

念佛人能够由专修净业这种善根,感通阿弥陀佛的慈悲愿...

本来面目

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灵...

一粒习气之米

沩山灵佑的故事,有一次他的弟子石霜楚圆正在筛米,被...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问: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传印长老答: 不论...

如何去消除病苦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实是三类病,佛陀说三类病。 一个是...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