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争一口气

2014/0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争一口气

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壮士,身材魁梧,头戴白色绢帽,外穿耀眼的红色麻布盛装,内穿棉布做的衣服;帽上坠着红色的丝穗,脚穿一双崭新的白色缎鞋,身上挂着一个黑色的剑囊。这个威武的大汉走到宾卑聚面前,大声地呵斥他,还朝他脸上吐唾沫。

宾卑聚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凶狠汉子惊醒了,他发现原来是个梦。尽管这样,他依然因此而一夜没睡,心中非常气愤。

第二天,宾卑聚就把他的朋友们都请来,向他们讲述了前一天晚上做的梦。然后他对朋友们说:“我自幼崇尚勇敢,60年来从没受过任何欺凌侮辱。可是昨天夜里,我在梦中受到如此的侮辱,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一定要找到那个敢于在梦中骂我,并向我吐唾沫的人。假若在三天之内找到他,我就要报这个仇;如果三天之内找不到他,我就没脸面活在世上了。”

于是,每天一早,宾卑聚就带着他的朋友们一起站在行人过往频繁的交通要道上,寻找着跟梦中打扮、长相一样的人。可是,三天过去了,他们始终没有看到一个如梦中一般打扮的壮士。宾卑聚气馁地回到家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拔出剑自刎了。

一个小伙子说,他的老板非常苛刻,找借口扣了他半月的工资,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准备找人揍老板一顿,说“这点钱没什么,但人活着就为一口气,就是辞职不干,豁上坐牢也要出这口气”。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事,无非梦幻泡影,过眼云烟,所谓的“人争一口气”之说,看似冠冕堂皇,其实毫无意义,甚至荒唐之极。像每个人小时候在幼儿园争一朵小红花,在单位争一个先进名额,在路边为一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搞得所到之处人际关系紧张,弄的自己和对方心情都不好。如果等年龄大了,蓦然回首,就会发现所谓的“一口气”其实是“虚荣心”,人们都是被虚荣心玩得死去活来,何苦呢?!

再讲一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战国齐景公时,田开疆率师征服徐国,有拓疆开边强齐之功;古冶子有斩鼋救主之功;由田开疆推荐的公孙捷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结为兄弟,自号为“齐邦三杰”。齐景公为奖其功劳,嘉赐“五乘之宾”的荣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三人挟功恃勇,不仅简慢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无礼统。甚至内结党羽,逐渐成为国家安定的隐患。齐相晏婴深感忧虑,想除掉他们,又担心景公不允许,反结怨于三人。

一天,鲁齐结好,齐景公宴请鲁昭公。宴至半酣,晏子奏请开园取金桃为两国结盟祝贺。景公准奏后,晏子引园吏亲自监摘。摘得六个金桃,“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气扑鼻”。依礼,齐鲁二国君各享一个,齐鲁二国相各享一个。盘中尚剩两个,晏子奏请赏给臣下功深劳重的人,以表彰其贤能。齐景公让诸臣自我荐功,由晏子评功赐桃。公孙捷和古冶子因救主之功而自荐。当此二人一开口自荐,晏子马上就肯定了二人的功劳,并即刻将两桃分别赐给了这两人。

田开疆以开疆拓边有功而自荐,晏子评定田开疆功劳为最大,但桃已赐完,说只能等到来年桃熟,再行奖赏。齐景公说他自荐得迟,已没有桃子来表彰其大功。田开疆自以为这是一种耻辱,功大反而不能得到桃子,于是挥剑自杀。古冶子和公孙捷相继因功小食桃而感到耻辱也自杀身亡。晏婴就用两个桃子除掉了三人,消除了齐国隐患。

那些从小到大告诉我们“要争一口气”、“士可杀,不可辱”、设置“评职称、争先进,争当标兵”等种种比赛的人是不是我们的“晏子”呢?

乌江自刎的项羽,虽被世人称道,但在修行人眼里,却是何等的荒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进大学,蔚儿就觉得和同宿舍的梅梅很有眼缘,就主动...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

人际关系的图解

...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教你从四点看清一个人

在利益面前时的抉择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会扯下伪装。这...

样样与他人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由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

常常看人不顺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场

我们要训练自己,就是要训练我们的这颗心。从行上,我...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宝手比丘

佛陀时代,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

【推荐】您也一样很渺小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

声声木鱼的力量

大约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苏州近郊登山...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

【佛教词典】希法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说希奇不思议事之经典也。正理...

【佛教词典】八弃

即比丘尼的八波罗夷罪。波罗夷华译为断头,又译作弃,...

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问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答曰:益身...

在这个禅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

地藏菩萨的第一大愿

地藏经的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

粉碎你心中的恐惧

恐惧,是理智与快乐的杀手。 粉碎恐惧,乃至恐怖,这是...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每个人都有六亲眷属,你周围的人要是不信佛的,你怎么...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庵罗树园说法,长者子宝积与五百长...

修行是细水长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觐见一位老和尚。到那里的时候,恰好...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学佛应有的态度与认识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师:欲得佛法真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