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净界法师  2016/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第一种,就是我们刚开始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的善念,先成就善念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是第一个基础。从这个善念的福德力,再提升到智慧的观照,最后变成你一种愿望。菩萨的修学,最高的境界不是智慧,是心中的愿望——菩提心,最后咒愿。因为菩提心已经没有理由了,“我要这样子做,我已经不经过判断了”。菩萨一旦把愿发出来以后,他是用他的生命去实践他的愿望。所以从善念到正念,正念就是智慧了;从正念到咒愿,那是最高了。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一个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萨道,你要放弃你的感受。如果你还在乎你的感受,你就一再地启动生死之门,你要离开三界,变成不可能!不管你多用功,不管你一天拜几千拜,只要你对你的感受还看得很重要,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了,不可能!因为你在走生死的门,你怎么可能出现涅槃呢?不合乎因缘法嘛。

我们要了生死,只有一个方法:慢慢把生死之门关起来。当然,不是说叫你现在就“我眼睛也不要看了,耳朵也不听了”,不是这样了,佛法不是逃避,是叫你都摄六根,没有叫你关闭六根。就是说你今天遇到一个东西,感受的时候,你要能够见相离相,慢慢地知道:它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缘生缘灭。你走过去就好了,无住!把你的感受放掉。古人说:“放四大,莫把捉。”不要老是抓着感受不放,它来就来,走就走,你要慢慢地放下你的感受,你才能够走上清净的智慧、清净的愿望的涅槃之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问∶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师答∶ 看破,...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斌宗法师《涅槃是什么》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那么学佛修行的...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珍惜当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

【佛教词典】寒林

(杂名)林葬之处,定一林为墓所,运死尸而弃于此,饲...

【佛教词典】尸骸

【尸骸】 p0889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十页云:问:若...

形能守规则,心当然也守道

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要改变世俗的不良...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吗

问: 现在有人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的。这...

柴夫一炬,弘公三弹

弘一大师前来承天寺后,遂与转尘上人领数人上山。弘公...

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

摩利支菩萨,梵语Marici,也作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

中国古代文人的护生诗

中国古代著名文人中,有许多人对佛教有深厚的情缘,还...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

母亲的一生为你做了什么你知道吗?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

星云大师:快乐之道

追求快乐,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拥...

念佛消业的故事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