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智敏法师  2017/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解就是自性空与缘生因果、二互不违而相助出生。世俗的正见,我们说就是因果不昧。一切法,应该知道都是从因果来的。

有的人,他对因果不明白,就像看到一些人造恶,却是享受很大的福报,富贵荣华,地位也高。这个,大家都能看到一些。有的人做大官发大财,而品德并不好; 也有的人很讲道德,或很有修行,但是他却很穷,地位也没有,这看起来很矛盾,怎么讲呢?我们说,这个也不离因果,因果不局限于现今一世,是通三世的,过去由于他造了善因,这一辈子,果报成熟,他就享受福报了。那个道德好,或修行好的人,过去没有造培福的因,那么,他这一辈子贫穷了,也是宿业所感。因果,从三世来看,是一点也不会错的。

不懂的人就单看到了现世,这个人做了那么多好事,却那么穷,那么倒霉;相反,那个人做了那么多坏事,却那么富贵,势力又大。就得了一个结论,说因果是没有的,是骗骗人的,圣人设教,目的就是叫人不要做坏事,所以编了一套因果报应之类骗骗人的话。这种见解,叫做邪知邪见。我们说的正知正见,就是说一切法都不离因果,哪怕是在极热的天气,我们能够遇到一阵凉风吹过来,舒畅一下,也不离因果。就是说,在过去造不善业的时候,偶尔起了一念善心,就感受到在现世中炎热难忍的气候时,吹来这股凉风了。

离开因果的事情是没有的,这是讲世俗的正见。出世的,胜义的正见呢,要知道一切法自性空,离开断常二边:既不住断边,又不住常边。假使住于常边,执着一切法都是实在有的,那就不能出离三界,有情与器间都是实在有的,怎么能出离呢?要"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嘛!一切法本来都是如幻如化,没有自性的,既没有能流转的有情,也没有所流转的器间,自然出生死,断轮回了。

反过来,如果说一切法都是空的,什么都是没有的,则又错了,堕入断边,成了断见,断见的人,拨无因果,要下恶道。很多人看起来也很用功,观察空性的道理,观一切法无自性,而对缘生因果的道理,事先没有好好地思维抉择去修,最后观察空性,认为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他得到的,是这么一个"空性",造善也是空,造恶也是空,那么马马虎虎随缘度日就算了,一切不要执着,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只要不执着就对了。

本人以前在上海认得一位居士,他是我以前在范老居士办的法相学社里的同学。他当时很用功,持五戒,茹素,精念诵。后来范老圆寂了,我到五台山去了,他自己在闭户研究,阅藏,自己研究就有一个毛病,师心自用。佛教里边,是要有传承的,靠自己看书,如心有偏执或等起心有过失,往往会走错路。他凭自己有点法相基础,也有点文化、声明知识,在藏经里面,东翻西翻的。最后,他说得到了一个结论,什么呢?说他找到了一条成佛的捷径,是成佛最为快速的一种修法-- 一切法空!做善的是空,造恶的也是空。出家受持二百五十条戒是执着。淫怒痴就是戒定慧,生死就是涅槃。

"哎呀!"他说:"你不要执着了,一切放下就对了。"他认为知道一切法就是空,顺心所欲而行、但不执着,就可以了。他后来五戒也不持了,荤素也无所谓了,淫怒痴也就不拘了,不执着(去对治)了。他原籍绍兴,绍兴戏也去随便看看,无分别智,一切不着,何等潇洒!这个,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是拨无因果的断见。

我们都是凡夫众生,你说什么都不执着,好的也不执着,坏的也不执着,一切无分别,听起来很好,很高,但是搞错了。胜义谛上固然一切法皆无自性,同一空性,世俗谛上,缘生因果是如如不昧、历历分明的。实际上,我们无始以来,坏的习气很多,你若没有把它对治掉,你一放下,把好的,对治法放下,坏的就会冒出来,什么坏事都会做,这个空,叫做恶趣空,拨无因果的断见恶趣空!你若执着这个断见空,就会下恶道受苦,这是很危险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自私到头是愚笨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

从文字相你来觉悟到道

佛法的道分成两种:一种道是不能解释的,离言说相的,...

水泡花蔓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家吉祥。我们又在道场白华庵,今...

承受果报时要无所住

相由心生(过去现在)承受果报(应无所住);无始时来...

往世恶业,今生病因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做的好,不用念,...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

吃素即是放生

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

【佛教词典】薄福

梵语 alpa-punya。谓薄德少福。今世福德浅薄,乃因宿世...

【佛教词典】贪见

(术语)十种见之一。贪著于自心顺情之境生种种之妄见...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

婚姻过得很痛苦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前面几个月,心情都很平静,诸事比较顺...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谁没有善根

佛陀时代,有一老人听说出家修行能够离苦得乐、解脱自...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

「爱别离」和「求不得」

琪琪和男友是大学同学,相恋近四年,男友对她非常好,...

处处作主见如来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佛学漫画】虚云禅师

摘来一滴云端露,龙华三会献佛前...

宏海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

证严法师与弟子的对答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最美?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