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2017/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端正美丽,以后就别发脾气了。脸上常带欢喜,你才会有端庄美丽之报。

2、施衣。对穷人、需要衣服的人布施衣服;对僧人供养僧衣,对佛像供养服饰等。

3、爱敬父母。孝敬父母,正如守护自己的心一般,我们也应同样珍视自己的父母。应该真心诚意地去恭敬他们、爱护他们。

4、尊重贤圣。这是尊重贤人和圣人,尤其是自己的师父。

5、涂饰佛塔。给佛塔涂抹白灰或金粉;在佛塔周围供养装饰。

6、扫洒堂宇。经常打扫寺院庙堂、殿宇。

7、扫洒僧地。打扫寺院之庭院、院落。

8、洒扫佛塔。有佛塔之处,时常洒扫。

9、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见到丑陋的人,不要轻蔑他、鄙视他,而是善待他、尊重他。

10、见端正者,晓悟宿因。见到长相端正美丽之人,心里省悟:这是他行善积德的果报。我若想长得一样美丽,也要通过行善积德。许多人爱美,是通过化妆来美化自己,那是假的。唯有通过调伏嗔恨心,这样的美化才是真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本法师:守口业的果报

口业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限量的,其果报美好难思...

自造业自受果

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忙人的时间最多。 为什么忙人...

佛陀照顾老病比丘

佛陀在世时,他慈悲爱护一切众生,贫困的、病苦的,他...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这家兄...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

学习《十善业道经》有五方面的意义

十善业道就好比大地一样,能够出生一切,没有大地能有...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作福不如惜福,悔过不如寡过

【原文】: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忏悔清净了,身心就得大自在

我们过去曾经造了很多种恶业,所以感召到种种果报。我...

烦恼活动的时候,为何提佛号没有用

其实妄想、执着是长时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一般在修行...

【佛教词典】所知有五种

【所知有五种】 p0741   杂集论三卷二页云:谓所知有...

【佛教词典】梵箧

(杂名)多罗叶之经卷,贝叶重叠,以板木挟其两端以绳...

【推荐】被尘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

慧律法师: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为什么说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因为你执着金钱,你...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能够如此,则普天之下的...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

【推荐】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一、前言 我的朋友们和我谈起佛教问题时,多数认为这...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里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