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宗立法师  2017/05/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那就是时、处、法。

一、什么是时呢?

时,又包含几种意思:

1、读诵佛经所选择的时间段

一般我们建议在清晨读诵佛经,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在早晨读诵经典,那接下来一整天都可以用经典加持自己,其中的利益自不待言。

还有同学说实在无法早起,那能不能在中午或者晚上读诵呢?如果无法早起,那在其他的时间读诵也是可以的。在晚上睡前念诵,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佛经可以更好地进入自己的内心,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有同学问起晚上能不能念《地藏经》,这是因为他们听说有些人在晚上念诵《地藏经》会遇到与其有缘的众生出现而受到惊吓所以才会这么问的。

其实不必担心,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可以说是特例。如果万一遇到,心中保持镇定,用慈悲心诵经,最后一并回向给于自己有缘的众生就好。

当然,如果实在是害怕的话,那就选择白天念经好了,毕竟,念经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而不是让自己闹心,不是吗?

值得注意的是:读诵经典有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念经时不要打扰到其他人,不要让别人生起烦恼就好。否则对别人、对自己都会造成伤害。

2、读诵佛经时间的长短

读诵佛经的时间长短,一般没有特别的要求,视自己的精进程度而定。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也没有过多的硬性规定。

如果非要加个限制,那就是:如果可以的话,居士至少要每天抽出十五分钟来念诵经典,这样才能形成相续,让经义在自己的心中慢慢地沉淀,潜移默化地增加自己的智慧。

当然,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能够读诵越长的时间越好,多多益善。

3、受持一部经典所花的时间

一般来说,我们都建议将一部和自己有缘的经典作为自己受持的经典,如《金刚经》、《药师经》、《普门品》、《楞严经》等等常见的大乘经典。然后将读诵该经典作为自己的每日功课雷打不动,如此日久功深,必定功不唐捐。

如果非要加个期限,那就是尽形寿,也就是一辈子。

另外,因为修学的需要,也可以在短期内受持一部经典。比如说,如果最近数年在学习《法华经》,那就可以定《法华经》为这数年内受持的经典。

以某人为例,就曾受持《金刚经》两年、《法华经》三年、《圆觉经》两年、《华严经》三年,而且在受持这些经典之外,还长期受持一部经典,作为终生的功课。

二、什么是处呢?

顾名思义,处,就是处所,地方。也包含以下意思:

1、读诵佛经的处所

读诵佛经的处所,除了佛殿之外,一般就是静室,也就是无人打扰的清净屋子。总之,能够找到一个无人打扰、可以安心念经的地方就行。可以是书房、办公室、公园等等地方。

要不,在念诵佛经的时候,突然受到惊吓,又或者被人打扰,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共修的处所

参加过共修的同学就会知道,如果大家在一个场合里面共同修行,功德辗转增上,是非常殊胜的。

如果有机会,同学们还是可以尝试多到寺院里面参与大众共修的。

一则大众共修,可以互相敦促,彼此精进;二则大众共修,佛菩萨加持更胜。

三、什么是法呢?

这里讲的法,主要是说读诵佛经的方法,也是诀窍。大致有以下意思:

1、读诵佛经的方式

读诵佛经时,视环境的情况,可以选择出声念或者默念。一般来说出声念,可以避免昏沉,而且印象更为深刻。默念则适用于不方便出声,怕影响到别人的场合。又或者是想要深研经义的时候,可以选择默念。

2、读诵佛经时的发心

当一滴水放在什么地方不会干涸?佛陀告诉我们,是放到大海中。

那我们读诵经典应该如何发心才可以将功德利益最大化呢?

那就是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起得到佛法的利益,那念诵的功德,就会大到不可思议、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之外。

3、读诵佛经的具体方法

当我们念诵佛经的时候,观想佛陀就在我们的眼前,而我们的历劫师父师长和冤亲债主在我们身旁,和我们一起念诵经文,领受经义。

在念诵的时候,我们的心随着经文的内容而代入到经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仿佛我们正在佛陀的座下闻法一般。

这就是念诵佛经的秘笈之一。

最后,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的经文和大家共勉。愿大家早证菩提,吉祥如意!阿弥陀佛!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亦复如是,有信乐心。若不闻法则生苦恼,若得闻时,信解受持,常乐读诵,甚大欢喜。当知此人,即是见佛,亦即亲近供养诸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

即使没有钱,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

印光大师嘉言录--标应读典籍

●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

【推荐】人生的真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布施如果附带不合理的条件,是可以不接受的。这是为了...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

有时需要以退为进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古人劝我们要精进,...

深信因果,正道发财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

学佛后必须知道的八项因果定律

1.改脾气是关键 学佛后,首先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

【佛教词典】五相成身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

【佛教词典】妙印

(一)即甚深微妙之心印。又形容透过不可思议而绝对之感...

无常的四座大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一天中午,波斯匿王...

打扫心灵的房间

房间要经常打扫,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居住在这样的房...

禅宗里的无念是怎样一种境界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六祖慧能大师《坛经...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

在家供佛,何业不消何福不生

供养佛菩萨像。或西方三圣佛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

杀生的因很猛烈,这几种情况,特别要戒杀护生

在莲池大师的《戒杀文》里边讲到,大家过生日的时候,...

莫把「师父」称「师傅」

有人说,现在很多词语都被糟蹋了。 比如说,小姐一词...

处世之道八法

经常听到长辈教导晚辈,要学习做人处世;每个人也都知...

星云大师《恩怨人生》

有人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何?告曰:人与人之间,皆...

闻信弥陀名号的人,当下就得十方诸佛护念

得到佛的护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护念的...

水的智慧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