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净界法师  2019/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个是能念的心;一个是所念的佛。

所以你的生命有两种力量,一个心力、一个佛力。你们猜猜看,是佛在引导我们的心,还是我们的心在引导佛号?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来带动心力?

对了!是心力带动佛力。所以你们有正知正见,这才合乎缘起!佛可以决定你的心——这个是“他生”,这是外道思想。

如果佛力可以引导我们的心力,你怎么解释有些人念佛往生,有些人念佛不往生呢?

如果佛陀可以主导的话,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他有决定权,那每一个人临终念佛都应该全部往生,其实跟事实不符。

有些人念佛往生了,有些人念佛没有往生,那表示你的心态准备不够。佛陀是一种被动的配合,你的心是主动,佛是被动。

诸位要知道,这才合乎缘起。同样一句佛号跑到一百个人的心中,最后一百个结果,这个才叫因缘所生法。

如果佛陀说了算,那你就不是缘起法,这是他生的思想了。佛陀主宰你的生命,这不可能的事情!

佛陀有广大的功德,但是佛陀不可能进入到你的内心世界去改变你的思想,不可能!

你改变了,佛陀给你更好的东西。是你要先改变,佛号才会改变。你要往火坑跳,佛陀是救不了你的。你最好早点知道。你要起颠倒,佛陀救不了你,但是佛号永远是功德。

只是它到底会给你什么东西:佛号给你一个糖果吃,或者是给你一个蛋糕,或者是给你一个摩尼宝珠,就看你的心态准备。你准备得愈好,佛就给你更好的东西。

所以你心态的准备,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作为佛陀,他是公平的,他把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准备好了;但是你准备好没有,关键在这儿。

“是心作佛”,你才可能“是心是佛”。你的心态有不同的准备,佛陀就给你不同的东西。

如果你只是要娑婆世界的东西,你“是心作娑婆”,佛陀也只能够“是心是娑婆”,给你娑婆世界的东西。因为你的心理素质,你的心理水平就这么回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

往生极乐与往生其他的佛国土,条件有什么不同

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

往生极乐世界,有五因缘不退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一者,阿弥陀佛大...

穿透力极强的光明悲愿

因地的佛与佛之间,因地愿力不同所表现的有的光能够照...

证严法师:时时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

激扬生死凡夫之厌欣心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

耳边经常有念佛声,是不是魔障

问: 我学佛有十年了,近来一年经常耳中有念佛声,有...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推荐】来讨债的婴儿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

每一天都要能够痛念无常

深信因果,一方面是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深是指深...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佛教词典】无染

云何无染?几是无染?为何义故观无染耶?谓有染相违是...

【佛教词典】痴狗

(譬喻)譬声闻缘觉之二乘。大品般若经十五曰:须菩提...

消除脂肪的十种食物

1.紫菜: 除了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B1及B2,最重要的就...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三宝弟子,信佛,不仅...

文殊发塔下的深思

大约三年前,偶然在佛教卡通《贫女乞斋》中观看了文殊...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每天我们可能都跟佛陀擦肩而过

我很喜欢提一个故事,一个我们在印度朝圣的时候所发生...

净业行人应当远离这十种地方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佛讲父母恩德

很多人对于佛教徒出家离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认为佛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