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娑婆跟极乐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还要取舍

净界法师  2020/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娑婆跟极乐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还要取舍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要取舍?蕅益大师答得好:从因缘的角度,功能不一样。娑婆世界是恶梦者也,添梦者也;极乐世界是好梦者也,醒梦者也。同样是梦幻泡影,但是你生长在不同的地方,这两个梦是不一样的。

娑婆世界的梦让你痛苦,让你堕落,它是恶梦,又添梦;极乐世界的梦让你快乐又能够增上。

也就是说,我们很清楚,作为一个凡夫,我们必须用因缘来激发自己。我相信,你要是完全站在真如本性,用真如本性来看娑婆世界,也是如梦如幻,看极乐世界也是如梦如幻。禅宗很多人就是只知实法不知权法,这个也不可以。

所以我们看妙法莲华经,今天会说到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他最后有一个动作,叫做会权入实,把权法跟实法合起来操作。就像我们今天修净土宗一样,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跟佛陀是没有距离的。但是我们也要如梦如幻地观察:我业障深重,佛陀是万德庄严,我也是要皈依佛陀。虽然从心性上讲没有距离,但从因缘上有距离,而这两个并不矛盾。

也就是说,我们观察人生时,有因缘的现实面。从现实的角度,我应该离开娑婆世界。但是从究竟义来看,没有什么娑婆世界可厌离。从一念心性,没有生死可了,没有烦恼可断。

但是从因缘的角度,有如梦如幻的烦恼要断,有如梦如幻的生死要了。记住!这两个并不冲突。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不碍理观;真如三昧不妨碍因缘的操作,因缘的操作也不离开真如三昧。

这个就是妙法莲华经的佛陀的真实义。修行有务实面,也有理想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妄想本来就没有的

为什么要安住空性,佛法是先安住再调伏,因为你安住错...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惟自性乃尔。...

龙施女得佛授记因缘

过去,佛陀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及五百位诸大菩...

亲戚为何不喜欢我家的人

问: 弟子心里很苦,亲戚们都不喜欢我家的人,在一起...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

发菩提心后,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

我们再看对治退还。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

发明家的际遇

在这世间,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观念上也会...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求生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互相矛盾吗

问:净土法门摄受各类不同根机的众生,果然是很广大的...

岁月年华,不与人期

为何不能栖心道业呢? 我们有种种执着,虽修学佛法亦不...

倓虚大师《念佛论》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

经常起负面的想法,其实是伤害你自己

相随心转 重点是在这里,这个可以改变,会影响我们未来...

【佛教词典】机缘

1、根机和因缘。   2、从前结过的缘,现在到了熟的时...

【佛教词典】尼弥留陀

(术语)Vinirudha,译曰灭。四谛中之灭谛是也。大乘义...

做人做事,败于10忌,成于10悟

做人做事,败于10忌: 1、自私、自负、自满是故步自封...

智者大师开示的十个忏法

智者大师在讲这个修习止观的方法,分成了十科,第一科...

「胆识」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条件

人在世间应世,需要有很多的本领,「胆识」就是必备的...

念佛的真正功德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

「莲华化生」的具体情形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的...

恶口两舌

过去有一个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真是取用不尽,...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

您听过回声吗?有一种回音壁,弧形的,两端相距有几百...

圣严法师:如何做到「境随心转」

问: 社会环境意见纷乱,我们常常「心随境转」,局势...

法清法师:佛教为什么要叫人修忍辱

问: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佛家却叫人修忍辱,为...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什么不足啊? 第一、我们...